第8章 高平之战二 (第3/4页)
御和策应。他们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形成了一支战斗力极强的军队。他们的到来,无疑为泽州的防御增添了强大的力量。
而为了确保这些将领能够尽职尽责,世宗还特别派遣了宣使向训作为监督。向训忠诚勇敢,严明公正,他将在战场上巡视每一位将领的表现,确保他们都能够尽心尽力地完成自己的任务。他的存在,让每一位将领都感受到了世宗的决心和期望,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保卫国家的信念。
而在这群英勇的将领中,白重赞尤为引人注目。他是宪州的英勇将领,曾无数次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他的加入,无疑为这场战争增添了更多的胜算。在这场战争中,他再次展现了他的英勇和智谋,为世宗皇帝赢得了宝贵的胜利。
癸未日,当朝的皇帝庄重地颁布了一道旨意,命令当朝重臣冯道亲自护送先帝的梓宫前往山陵,以示对先帝的深厚敬意与缅怀之情。冯道,这位历经数朝、德高望重的老臣,在接到命令后,立刻率领着一队精干的侍卫,携带着庄重而肃穆的梓宫,踏上了前往山陵的征途。
与此同时,皇帝也对东京的安定和秩序给予了极高的重视,他深知东京作为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其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安宁。于是,他深思熟虑后,决定任命郑仁诲为东京留守,全权负责东京的治安、防御以及民生等事务。郑仁诲,这位忠诚于国家、才智过人的将领,在接到任命后,毫不犹豫地接过了这份重任,誓言要守护好东京,确保百姓的安宁与国家的稳定。
相关人物介绍:
人物1:冯道(882年~954年),字可道,号长乐老,瀛州景城(今河北省沧州市)人,五代十国时期着名宰相,历经四朝十代君王,世称“十朝元老”。
冯道早年即投身燕王刘守光麾下,其后仕途波澜壮阔,横跨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代王朝,忠诚辅佐了包括后唐庄宗、明宗、闵帝、末帝,后晋高祖、出帝,后汉高祖、隐帝,以及后周太祖、世宗在内的十位君主,期间更曾尊辽太宗为主,始终稳坐将相、三公、三师之尊荣。至后周显德元年(公元954年),冯道安然辞世,朝廷追赠其瀛王之号,并赐谥“文懿”,以彰其功。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冯道主持雕版印刷《九经》,此举不仅首开官方及国子监刻印书籍之先河,更引领了官刻图书的崭新纪元,使之成为中国古代刻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同时确立了监本作为典范的崇高地位。
人物2:王溥(922年-982年),字齐物,五代祁县人。五代至宋政治家、史学家。
王溥自幼便展现出对学问的无比热爱,他勤奋好学,书籍几乎成了他形影不离的伴侣。在后汉乾佑二年,即公元949年,他凭借卓越的才华,在进士科考中一举夺魁,荣膺状元之位,随后被授予秘书郎的职务。在周太祖郭威麾下,他先是担任枢密副使,后晋升为枢密使,期间更是随军平定河中叛乱,以卓越的谋略被郭威招揽为幕中重臣。
及至郭威登基称帝,王溥的仕途更是扶摇直上。广顺四年,即公元954年,他不仅晋升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更在同年见证了柴荣的即位与显德新纪元的开启。面对北汉趁虚而入的危机,王溥力排众议,尤其是大官僚冯道等人的阻挠,坚决支持周世宗亲自挂帅出征,最终大获全胜,彰显了其非凡的胆识与远见。
显德四年,世宗南征告捷后,又挥师西进,王溥慧眼识珠,举荐向拱为将,再次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因此,他荣获礼部尚书之职,并监修国史,与宰相范质共同参知枢密院事,权倾一时。宋朝建立后,王溥更是进位司空,地位显赫。
然而,王溥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乾德二年,他卸下了相位,转而担任太子太保,之后陆续加封为太子太傅、太子太师,直至太平兴国元年被封为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