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后周攻南唐之战八 (第2/4页)
于他对士兵生命的尊重,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然而,另一方面,陈满那焦急万分的神情与那份所谓后周“假诏”的出现,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他心中的阴霾,照亮了一条看似光明却又布满荆棘的道路。这份“假诏”虽为伪造,却巧妙地利用了时局的混乱与后周对吴越的潜在威胁,为吴越国提供了一个似乎可以逆转乾坤的契机。吴程意识到,若能借此机会,不仅能够增强吴越在乱世中的地位,更有可能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这样的心理挣扎与权衡利弊之后,吴程最终做出了决定。他未及细细核查那份诏书的真伪,便怀揣着满腔的热情与一丝不安,急匆匆地踏入了吴越王钱弘俶的宫殿。面对君主,他言辞恳切,眼中闪烁着坚定与期待的光芒,详细陈述了陈满的计策,并将那份伪造的诏书恭敬地呈上。他力劝吴越王把握这千载难逢的机遇,即刻发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利用后周内部的混乱与这份“天赐良机”,实现吴越国的崛起与扩张。
然而,在那金碧辉煌的朝堂之上,空气却并非如装饰般和谐宁静,而是暗流涌动,异彩纷呈。丞相元德昭,一位以深谋远虑、行事稳健而闻名的智者,面对着即将展开的军事行动,毅然站了出来,他的面容凝重,眼中闪烁着不容置疑的坚决。他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如同山涧溪流汇聚成河,穿石裂壁,直击人心。
元德昭详细剖析了当前局势,他指出,后周大军虽雄踞一方,但其支持若隐若现,难以成为吴越深入敌境的坚实后盾。他比喻道,此举无异于只身闯入虎穴,试图从猛虎口中夺取利齿,其危险程度可想而知,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他的每一句话都经过深思熟虑,字字珠玑,掷地有声,回荡在朝堂之上,让众人不禁为之动容。
然而,元德昭的肺腑之言,却未能如他所愿,动摇主战派将领吴程那颗已然下定决心的心。吴程,一位以勇猛果敢着称的将领,他目光如炬,紧紧盯着前方那看似唾手可得的胜利果实。他深信“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认为此刻正是乘胜追击,扩大战果的最佳时机。他站出身来,以激昂的言辞反驳元德昭的担忧,他历数出兵之利,从战略位置的重要性,到民心士气的鼓舞,再到对周边势力的震慑,每一条都条理清晰,逻辑严密,令人难以反驳。
在吴程慷慨陈词之下,朝堂上的气氛逐渐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原本持观望态度的朝臣们开始动摇,不少人被吴程的豪情壮志所感染,纷纷点头赞同。最终,在吴程的不懈努力之下,他成功地说服了吴越国君钱弘俶,使得出兵的决定尘埃落定。尽管元德昭的忧虑依旧萦绕心头,但大局已定,吴越的军队在不久之后,便踏上了那条充满未知与危险的征途。
决定一经颁布,吴越王钱弘俶便雷厉风行地展开了战略部署,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坚决与深邃的筹谋。他深知此战的重要性,不仅关乎疆土扩张,更是国家威望与士气的试金石。于是,他精心挑选了智勇双全的将领吴程,赋予其监军的重任,令其全权负责此次征伐的军事监督与协调。
吴程领命后,迅速整合兵力,他亲自挑选了衢州刺史鲍修让,此人以治军严谨、作战勇猛着称;同时,他还邀请了中直都指挥使罗晟加入指挥团队,罗晟不仅武艺高强,更擅长兵法策略,三人的联手无疑为这场战役增添了几分胜算。
出征的前夜,月色如水,军营中灯火通明,将士们整装待发,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又期待的气息。吴程立于高台之上,面对着整装列队的士兵,他的声音在夜风中回荡,慷慨激昂:“将士们,我们即将踏上征途,面对的是一场关乎荣耀与信念的战斗!有人,比如元德昭大人,他或许对我们的决定持有异议,认为此路艰难,风险重重。但我要告诉你们,正是这些挑战,铸就了我们的坚韧与不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