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后周攻南唐之战十六 (第3/3页)

他认为,此刻贸然出击,虽可能获得短暂的胜利,但也会过早地暴露宋军的底牌,让南唐军队有时间调整策略,甚至可能引来更猛烈的反击,使后周军陷入被动。

因此,赵匡胤力排众议,决定采取守势,按兵不动。他命令部队加强防御,同时密切监视南唐军队的一举一动,静待最佳的出击时机。赵匡胤的决策,体现了他作为一代明君的深谋远虑和非凡胆识。他相信,真正的胜利,往往属于那些能够耐心等待、精准把握战机的人。而历史,也将证明他这一决定的正确性。

数日后的清晨,天际刚泛起鱼肚白,南唐军营中便弥漫起一股压抑已久的躁动与决绝。将领们深知,拖延已非良策,唯有主动出击,方能寻得一线生机。随着一声令下,南唐大军如潮水般涌出营寨,铁蹄轰鸣,尘土飞扬,直逼六合城下。城楼上,守军严阵以待,箭矢如雨,却难掩南唐士兵眼中那不顾一切的疯狂。

赵匡胤,这位以后宋朝的开国君主,立于中军帐前,目光如炬,洞察秋毫。他深知,此战不仅关乎一城一池的得失,更是决定天下大势的关键一战。见南唐军队已入瓮中,他嘴角勾起一抹淡笑,随即大手一挥,沉声喝道:“全军听令,反击之时已至,务必以雷霆万钧之势,让敌人见识我大周儿郎的英勇!”

随着赵匡胤的命令传遍三军,将士们如同被点燃的烈火,瞬间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他们呐喊着,冲锋着,每一次刀剑相交都伴随着敌人倒下的身影。战场上,战鼓雷动,旌旗猎猎,后周军的士气如虹,他们不仅是在为胜利而战,更是在为国家的统一、民族的荣耀而战。

经过一番殊死搏斗,南唐军队终于抵挡不住后周军的猛烈攻势,阵脚大乱,五千余名将士倒在了血泊之中,成为了这场战役的牺牲品。胜利的曙光照亮了后周军将士的脸庞,他们相互搀扶,庆祝着这来之不易的胜利。

然而,对于战败的南唐士兵而言,这却是无尽的绝望与灾难。上万名残兵败将,在绝望的驱使下,争相逃往长江边,企图通过水路逃离这片死亡之地。然而,狭窄的江面与有限的渡船却成了他们逃生的最大障碍。在争抢渡船的过程中,他们相互推搡、践踏,甚至不惜以命相搏。最终,许多人未能逃脱溺水的命运,江面上漂浮着密密麻麻的尸体与残破的舟楫,整个场景凄凉而惨烈,令人不忍直视。

此役之后,南唐军队的主力几乎被一扫而空,其战斗力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从此,南唐再也无法与日益强大的后周军相抗衡,为赵匡胤日后的统一大业铺平了道路。这场战役不仅彰显了宋军的英勇与智慧,更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一个由赵匡胤所引领的、统一而强大的宋朝即将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相关人物介绍:

韩令坤(923年-968年5月2日 ),字德顺。磁州武安县(今河北武安)人。五代至北宋初年着名将领。

韩令坤最初隶属后汉重臣郭威(后周太祖)帐下。后周建立后,为铁骑散员都虞候、控鹤右第一军都校等。后周世宗即位,升至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定武节度使。显德二年(955年)至显德五年(958年)间,参与淮南之战,先在正阳大破南唐,后攻取扬州、泰州,屡立战功,累加镇安节度使。显德六年(959年),受命疏通陈颍漕运。又随世宗北征辽国,奉命守卫霸州。宋朝建立后,移镇天平军,加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同平章事,成为禁军统帅。宋太祖亲征昭义镇李筠之乱时,他率兵驻屯河阳,后从讨淮南叛藩李重进。次年返京议功,被解除禁军兵权,出任成德节度使,封南阳郡公。他镇守常山七年,使北疆安宁。

乾德六年(968年),韩令坤去世,年四十六。追封南康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