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玩心思不吃亏(三) (第3/3页)

偶尔叫主持人露露脸,说几句话。而主办各方,是永远掌控局势的人。

当局势失控时,墙倒众人推了。这世界,何时何地不进行着丛林法则?

中国有句老话叫知足常乐。人在利益面前,大部分人都是贪婪的。没有了利益纠葛,便是出局者。有谁认识你是谁?所以说,有些时候,知足未必常乐。也只有自己有足够的利益驱动时,才可以无怨无悔地说出这四个字——知足常乐。

知足常乐是微妙的,语言也是相对的,主要成因立场站在何方何处。写到这里,今晚又失眠了。因为我负债了。负债了还能知足常乐否?

147

潘武这次寻上了门,借贷2万元,每年电话催了一次,由于实在还不上,连利息都向后推了。但这次来,四年利息算成了五年,总计本息合计5万多。

那也是我时间观念作祟,2010年3月写成了2009年3月。当时与潘武理论这借贷时间时,他说以欠条为准则。

2008年我开始进入县城,2009年在朝阳门。2010年为扩展经营,搬至航空路处借贷,还有小佬爷(舅佬)作证明签字,两人当时都没有发现。这不仅多要一年利息,还要利转利,我木然了。原本以正常利息的私人借贷,当年我借凑还是能还上的,但潘武以这种方式结算,我当时想,这份借贷实在就亏大了。便又向后推了日期。说现在很难弄到这份钱。潘武气呼呼地走了。

夜晚,我电话咨询了小峰,他说现在私人借贷,月息2分以下合法,利滚利不合法。我如果找不出来证据,就需算五年,1分5厘的月息,每年三千六,还其三万八千元。

但我打电话给潘武时,他要求还5万5千元,因我每年利息没有结算,要转入本金。

这种利息钱,及时还给他太亏了。我与他又是同村,当年我困难时借我做生意,按道理来说应感恩于他。但这利息讨要的太高了。如果将这事我起诉法院解决,以后困难时,我还能向私人借贷到钱么?现在还潘武钱,仍需要向亲友借,拆东墙补西墙罢了。也只能再等两年看看了,让他起诉我吧。法院解决这种欠款,向后推三年五年本息合计还,与现在利与本金堆积利滚利算,相差无几。论人际交往也不失礼义。

第二天,舅佬就来了。

舅佬也是读书时教过我的潘老师。一阵阵南风,吹落了小潢河岸边的槐花,满地飘落着,随风飞扬着。我与舅佬夏日第一次相聚,去了河边散步。

认识舅佬三十七年了,那时我读二年级,村中搬建了初级中学,村内调回来了一位民办教师,和母亲同姓、又是同宗,就多了这位当老师的亲戚。

我很高兴多了当老师的亲戚,学校假期日经常跑去他家小住,那时也很淘气与顽皮。夜晚不回去时,就挤着舅佬睡,那时七岁多了,还尿床,早晨醒来时很害臊,竟然睡在尿湿的床单上不起来。因那时木床下垫着稻草,很稀释水分,把床单暖干后,还是留下一块印记。

后来读五年级,舅佬教我数学,考初中时,数学考了九十七分,全乡第二名,语文考了六十三分,以一百六十分的成绩考上了乡里重点初中。舅佬更高兴,并把学校对他的奖励金十元钱,奖给了我。

那时年少,又很顽皮,少不更事,离开了父母的监管,在镇上读书被街上的“混混”托下了圈套,半学期竟荒废了学业。舅佬知道了很是生气。并责罚了我。

那一年的下半年(开春)开学时,帮我转到村内的初中,并自己亲自执教,学习才有了好转,但已不如往昔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