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生活都不易(六) (第4/6页)
因家贫,在(现今新县白云山)土门关投军当了牧马军卒,在李氏员外牧马时,邂逅李氏,遂生爱慕之情。刘知远托人向李父求亲,李父因刘家贫穷而拒绝。刘知远便约请了几位朋友,装扮成强盗,乘夜到李家抢亲,将 李氏抢走。李氏也没有再反抗,一心一意地和刘知远过起了清苦的日子。后来刘知远以军功升任河东节度使、封北平王、她也被封为魏国夫人。《新五代史》也有类似的记载。李氏为刘知远生了三个儿子,长子刘承训、次子刘承佑、三子刘承勋。
刘承佑便是后来的隐帝,民间传言被权臣郭威杀死后,无头尸偷运回熊河,与其母李三娘葬于白云山延绵山脉、东山脚下的大马冲之中,并为其续了金头颅,为其造了一百个坟。现今民间仍流传着白云山、东山岭中埋葬着李三娘母子的陵墓。
晚唐时期,晋王李克用、李存勖父子割据太原。刘知远离家投军后,在李克用的养子李嗣源(即后唐明宗)部下为军卒。由于作战勇敢,被升为偏将,和石敬瑭一起共事。当李嗣源与后梁军队在黄河岸边的德胜(今河南濮阳)激战的时候,石敬瑭的马甲突然断裂,几乎就要被梁军赶上时,刘知远将自己的马换给了石敬瑭,自己则骑上石敬瑭的马,掩护其后撤。刘知远曾先后两次在战场不顾自己的生死救护石敬瑭脱难,石敬瑭非常感激刘知远在战场上的舍命相救。于是在李嗣源继位称帝并任命他担任河东节度使后,他就将刘知远要到自己手下任职,担任牙门都校,做了他的亲信。
在后唐末年,李嗣源的养子凤翔节度使李从珂(后唐废帝)起兵和后唐愍帝李从厚争夺帝位时,石敬瑭领兵在土门关刚好碰到出逃的李从厚。李从厚要石敬瑭起兵帮助自己攻打李从珂,石敬瑭知道李从厚对自己也不信任,不愿意答应,就和李从厚到屋内进行密谈。李从厚的数十名随从站在门外,准备一旦石敬瑭拒绝帮助就马上动手将其杀掉。刘知远为防备万一,暗地里派自己的贴身侍卫长石敢前去保护。
石敢把铁锤藏在衣袖之中,始终保护在石敬瑭的左右。当李从厚的随从认为石敬瑭没有真心保护李从厚的意思时,就抽剑向石敬瑭刺来,石敢拼命相救,掩护着石敬瑭躲进旁边的一间屋子里,用巨木将门挡住等待支援。当刘知远闻讯带兵救援时,石敢已经战死。刘知远将李从厚的所有随从全部杀死,石敬瑭没让杀李从厚,而是派人将其囚禁起来。不久,李从珂派人将李从厚杀害。
民间传说石敢生于泰山脚下的一个小山村,其武艺超群,力大无穷。步入军旅生涯后结识了刘知远,并且战争中多次救过刘知远,与其结为患难兄弟。听爷爷讲述,为保护石敬瑭阵亡后,刘知远为了纪念他,在土门关军营驻地石敢阵亡之地、现今熊河湾,为其阵亡的屋子墙壁上立了一块青石碑,并刻下“泰山石敢当”,如今石碑仍存留。并且熊河村如今依然传承着刘花园、刘畈的地名,以纪念后汉皇帝刘知远历史上辉煌的居住地。
以后在民间越传越神,讲石敢为泰山石员外之女牡丹与仙人吕洞宾所生,法术为吕洞宾所传援,为镇妖之仙。
在民间,房屋的墙角上经常见到“泰山石敢当”的字样,作避邪挡灾之用。其故事本起源于此,后来把“泰山石敢当”作避邪用的神器碑。“重于泰山″一词源自司马迁之《史记》,后来“泰山石敢当”也是“重于泰山”一词的根由来源之一。
这次,刘知远凭借他过人的机智又救了石敬瑭一命。石敬瑭感激他的救命之恩,又提拔他担任了马步军都指挥使,成为兵马总管。刘知远治军很严,对将士一视同仁,所以他的部队战斗力很强,逐渐掌握了兵权。后来与石敬瑭发生了分歧,刘知远开始了权力与军权的控制,也开始了后汉王朝建国的历程。
历史上后汉的风云人物刘知远,也是一位“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