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部分 (第3/4页)

之历史,过去有一万年之久,未来亦当还有一万年之久,岂可毁于我辈之手,因我辈人人自私怯战,而使民族亡于蕞尔小国日倭之手,假若真是如此,我等何必为人,两万万中国男子都当自杀以谢先祖后人,自朕开始,人人都当自裁,何必苟活于世,图浪费米粟而已。…;

一直念到此处,蒋作宾稍作停顿的看了众人一眼,等了片刻才继续念道:“故此,望诸君同朕共征战于沙场,与日本决一死战,不惜一切代价,纵然使得全军上下尸横遍野,诸军将士死尽兄弟叔伯,也当歼灭日军。”

各部将领听完这番话,内心都是激愤不已,又是激昂万分,终于知道皇帝御驾亲征的消息果然属实,真的是要和日军一决胜负。

蒋雁行并不知道这封信到底有多长,但见蒋作宾并没有将皇帝的手谕正式交授给他,估计还有后文,心里则是忐忑不安。

追随皇帝已经有六年之久,一直深得皇帝之栽培和教导,屡次有机会率领各团部参与围剿土匪的战斗,在东北军中,他的才能一贯并不显眼和突出,唯有稳重之名而已,却总是能得到最多最好的机会和栽培,这让他感激不已,时刻都有为皇帝誓死效忠之决心。

只是在此时此刻,他也不知道能否承担起皇帝授予他的重任。

他真是担心自己战败,那真是既害了国家,又害了民族和皇帝,届时,他便是自杀一千次也无法原谅自己,更无法挽回自己给国家和皇帝所造成的损失。

听着这份手谕,蒋雁行心里只是更加忐忑。

就在诸军将领等待皇帝对于东线战场给出最后的总指示时,蒋作宾却将手谕收起来,继续折叠回信封里,道:“保密起见,陛下对于东线战区的最后叮嘱并未书写在手谕中,由我代为口述,请各位同仁牢记。”

蒋雁行等人再次行躬身礼,道:“有劳蒋内侍官阁下!”

蒋作宾则道:“陛下说,自反法战争至日俄战争以来,过去百年之中的陆军军事作战理论并无大的突破,尤其以日俄战争为例,虽然在战争中出现大量的新作战方式,比如沟壕战和机枪封锁压制等战术的进步,但在整理作战理论上,还是同过去一样以线式被动布防为主体,交战双方都效法拿破仑时代之作战思维,在前线布置防线,将部分主力部队收缩在后侧作为总机动兵力,无论是双线作战,而是三线作战,都侧重于强调正面的推进和主力部队的对决原则,军事思想强调现代军事的推进和多兵种的配合,以及炮兵优势的压制和反压制打击。日军目前还在贯彻这一思维,无论是在西线,还是在东线布防态势中,都完整的保留了这种古典军事作战理论的基本原则,而我军在东线和西线战争的进攻则是突破了传统作战理论的束缚。以东线战场为例,此次战争的总指导思想就是多点进攻,重点突进,此八个字乃陛下最为侧重强调的一点,也是诸位同仁务必要牢牢谨记的总方针,并且要对新的作战思想有绝对之信心,绝不可在半途因为伤亡大而丧失信心。”

稍作停顿,蒋作宾继续补充道:“此外,陛下口述,东线战场事关延吉和所谓的间岛之争,事关重大,不容有失,而东线各师团都是临时组织,各部为了适应本次作战,都有装备上的大规模调整,新战术的大规模集训,因为时间仓促,恐怕各部都还未必能够有效的适应,而在多点进攻,重点突进的总方针之下,各部强行突进,强攻日军各高地和要害,牺牲再所难免,所以,诸位将领要有作出重大牺牲的准备,同时要严格遵守西线战区集团军参谋部和最高指挥官的一切命令,不得有任何之私心,相互要绝对信任,也要做值得其他各部信任之师。同时,陛下口谕,此次战争胜利后,凡表现合格之各部,即便是巡防军各新编团也将正式转为中央陆军正式编制,望望各位转告下属,要有勇气敢于和日军一较高低。最后,陛下请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