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部分 (第2/4页)
都行!“
宋应星闻言,激动的道:”多谢皇上恩典。“
朱慈炅点了点头,指着旁边的书桌道:”恩,去取纸笔来,朕跟你说说到底要研究什么东西。“
宋应星闻言,迫不及待的蹿到书桌跟前,飞快的取了笔墨纸砚,摆到会议桌上,刷刷几下将墨磨好,提起笔静候起来。
朱慈炅整理了一下思路,缓缓的道:”朕想让你研制的是一种名为工具钢的合金,所谓合金就是将几种不同的金属按一定比例融合在一起,像青铜,就是铜和倭铅的合金,这种工具钢合金,强度远超高碳钢,是制作各种机床刀具的上好材料,但是,其融合的金属却是古书中都没有记载的,需要一样一样去试制,这些金属分别是锰、铬、钒、钨、钴、钼。“
朱慈炅一边说,一边用手指在桌子上比划,将这些字一一比划给宋应星看。
如果说现在朱慈炅想将那种金属先提纯出来,那非钨莫属,因为里面钨丝,外面玻璃,就是电灯泡啊,现在电、电线、玻璃都有了,就缺钨丝了,就算工具钢一时半会儿做不出来,能把灯泡做出来那也是了不起的进步啊!
朱慈炅想了想,继续道:”第一个,你先把钨想办法提炼出来,钨是一种钢灰色或银白色的金属,主要是从黑钨矿和白钨矿中提炼出来的,在大明的湖广一带有大量的白钨矿,白钨矿颜色为灰白色,也有黄褐、绿和淡红色等,带油脂光泽,一般呈双锥状的八面体或板状晶体,晶面有时可见斜条纹,也有的晶体呈皮壳状、肾状、粒状和致密块状。“
为了加快进度,朱慈炅也懒得打哑谜了,直接将钨矿的所有外形属性和产地一股脑全倒了出来,然后,他又继续道:”这钨的冶炼方法主要有苏打烧结法和盐酸分解法,苏打又名碱,是由盐和石灰石加工而成的,具体制作方法是。。。。。。。“
朱慈炅直接将脑海中的知识叽里呱啦一通讲,宋应星是刷刷刷一顿记,朱慈炅原本以为,他应该会有不少疑问,却没想到,自始至终,宋应星一点疑问都没有,反而频频点头,赞叹不已。
看他那表情,分明是完全听懂了,这货,简直是冶金方面的天才啊!
第十五卷 第九章 改进机床
宋应星是一位博学、勤奋,有着浓厚钻研精神的技术型学者,这种人如果放在科举制度当道的社会,能取得的成就是有限的,像崇祯朝那会儿,他仅仅能将前人的经验总结一番,编写出一本《天工开物》,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当然,并不是说《天工开物》是一本不值一提的杂书,相反,《天工开物》是一本难得的科学巨著,他对古代技术的传承和推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誉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他的影响甚至超越了国界,对整个近代的科学技术发展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他都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那么在崇正朝,在朱慈炅的看重和赏识下,他又将取得怎么样的成就呢?
这个成就现在还无法估量,至少朱慈炅相信,工具钢、硅钢片、齿轮钢将很快被他研制出来,因为冶炼技术正是他的强项!
解决了合金材料的问题,接下来就可以着手动力源和传动装置的研究了。
这两个方面倒不是很复杂,人才也是现成的,朱慈炅直接将毕懋康、王徵、徐孚远和夏允彝招到书房,准备一次将两个方面的事情都交待下去。
这四人也是朱慈炅亲信中的亲信,君臣之间那也是毫不见外,君臣见礼之后,毕懋康和王徵等人也如果宋应星般恭贺起来,看样子这皇后有喜还真是国之大事啊。
没想到,恭贺完了他们还有话说,朱慈炅让众人坐下之后,就待开始交待精密机床的事情,毕懋康却是猛着胆子拱手道:”皇上,请恕微臣斗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