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部分 (第3/4页)
这名小将好不容易开窍了,范加尔却走了,所以海因克斯继续依赖于托尼?克洛斯和施魏因施泰格的双核控球,但他比范加尔更糟糕的一点就在于他球队跑动更机械,换位更少,流动性更差,尤其为了照顾防守而无法放开手脚去打出战术宽度,因为传接球速率就慢,大范围转移就少。
遇到弱队,海因克斯的球队可以慢条斯理的控球,慢条斯理的寻找机会,慢慢倒脚,再利用球员的实力去发动进攻,但到了欧冠这个级别的比赛,这一套明显就玩不转了。
尤其是遇到托特纳姆热刺这种进攻能力超强,攻守又特别均衡的球队,那简直就是无能为力,因为当你速率一慢,对方防守转换就得到充裕的时间,而你缺乏大范围转移,对方就可以轻易掐断你的左中右和前中后三路三线彼此间的联系。
用一个最简单的来说,罗本内切很少去找托马斯?穆勒,托马斯?穆勒缺乏边路带球内切的能力,前场两名边路之间的联系是断裂的,而两名边后卫之间很少出现大范围转移球,拜仁慕尼黑也没有托特纳姆热刺的皮尔洛这样的对角线传球手坐镇。
以前范加尔时期有范博梅尔坐镇,施魏因施泰格打副手,在这一方面结合得很好,但范博梅尔走了之后,不管是施魏因施泰格还是托尼?克洛斯,在这一点上都不行。
此时此刻,站在安联球场的更衣室里,海因克斯看着这一群喘着粗气的球员,他竟然不知道应该给出什么样的对策,才能够扭转局势,此时此刻他真有一种无能为力的沮丧。
或许,所有遇到托特纳姆热刺的球队都会有这样的一种沮丧感。
因为,这支球队太可怕了!
…………
…………
相对于海因克斯短时间内不知道应该如何应付托特纳姆热刺的进攻,叶秋在中场休息的时候,所做出来的调整就很清晰很明确,因为他在上半场一结束就拿到了分析小组的报告,里面就罗列出了一大堆上半场敌我双方的问题和分析。
再结合自身对比赛的看法和理解,以及球队战术的想法,叶秋在中场休息的时候,对球员进行了非常清楚明白的分析。
“拜仁慕尼黑需要控球,所以他们会在我们控球的时候拼命的进行逼抢和压迫,我们就是要利用他们这一点,将他们拉开了打!”
球员们都齐齐点头,上半场球队进球的那一次进攻,实际上也就是将拜仁慕尼黑拉开了,再利用球队这种大范围的精准转移来拉扯他们的防线,制造进攻机会。
“还有一点,我们失去控球的时候,围抢可以适当跟着球走,但一定要快,第一时间就投入反抢,周围要跟上,但同时也得注意拜仁慕尼黑的大范围转移,是我们要把拜仁拉开了打,而不是我们要让拜仁拉开了打!”
叶秋最后一句话让球员们都呵呵笑了起来,其实真到了比赛中,所有人才发现,原来拜仁慕尼黑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他们也存在着很多很多的问题,但他们有一个优点,那就是防守很积极投入。
有的时候叶秋在想,海因克斯手中,拜仁慕尼黑的牌面也是相当出色的,以球队阵容和配置在看,绝对是够得上在欧洲有一番作为的,但拜仁慕尼黑之所以现在处于如此尴尬的境地,究其原因还在于范加尔。
范加尔的战术理念跟海因克斯存在着巨大的不同,但所有人都知道,范加尔代表着现代足球战术理念的趋势,是最先进的,所以拜仁慕尼黑好不容易让范加尔打下了这样一个扎实的基础,难道能够一转眼就让海因克斯废掉?
明显是不能,而如果以战术创新能力以及训练水平来看,德国超过海因克斯的主教练也不是没有,但海因克斯经验更加丰富,理解能力也更好,由他来帮助拜仁慕尼黑夯实范加尔所留下来的体系,无疑是最理想的,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