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 (第1/5页)
赖强的家住在英德县大园村,其岳母曾二娣是村里的地主婆,土改开始时,工作队已令她搬到别的房子去住。
一天晚上,不知道岳母已搬家的“白面虎”,趁着夜色的遮蔽,摸到了曾二娣曾住过的房子窗外,从窗口伸进一只提布袋的手,低声道:“二婶,给我几斤米。”
守候在屋内的民兵听清是“白面虎”的声音,趁其不备迅速抓住那只伸进窗内的手。“白面虎”知道不妙,举枪对着民兵,要他马上放手,不然就开枪。民兵知道他心狠手辣,枪法百发百中,心一慌,被“白面虎”挣脱而去。
民兵马上将这一情况,报告北江军分区十团二营和土改工作队。于是部队连夜在各路口堵截、搜索。
由于“白面虎”是本地人,地形熟悉,当夜捕获无果。第二天,剿匪部队继续搜索,并动员附近几个村的上千群众上山搜索“白面虎”,但未见其影子。
傍晚,当民兵搜索到“白面虎”家后山时,突然一排驳壳枪的子弹迎面射来。搜索部队见状立即集中火力向枪响处扫射。
霎时,步枪、机枪一齐开火,还夹杂着手榴弹的爆炸声。
战士、民兵射击了好一会儿,未见还击,继续向前搜索。结果在草丛中发现了被手榴弹炸死的“白面虎”尸体。尸体的旁边扔着一支驳壳枪。
为了消除群众怕报复的顾虑心理,争取匪徒自新,剿匪部队把赖强的尸体抬回大园村,在村口的大树下公开示众。
周围几个村的群众看到“白面虎”被打死了,高兴得连放鞭炮,奔走相告。
6。 牧童发现可疑钓鱼人
觉悟起来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些群众一旦发现了土匪的行踪,都及时报告工作队和剿匪部队。杨策雄的匪参谋黄炳新就是这样被抓获的。
由于剿匪部队断绝了土匪的粮食来源,并通过发动群众,掀起如火如荼的剿匪运动,他们实行“白天放哨,夜晚堵路,村村联防,严密搜山”,布下天罗地网,使残余的土匪陷于绝境之中。
txt小说上传分享
13。清剿杨策雄股匪(5)
1951年4月的一天,黄炳新饥饿难忍,却不敢下山寻找食物,阴雨霏霏,他穿着一件树叶编织成的“雨衣”,躲在石角乡榕树下村背后的深山小溪边钓鱼。
然而,他鬼鬼祟祟的样子,被榕树下村放牛的牧童发现了,这个“人小鬼大”的放牛娃,眼珠滴溜一转,觉得这钓鱼人不是好东西,立即向剿匪部队报告。
部队、工作队和民兵闻讯迅速前往围剿。大家到达目的地后,发现山溪边石洞旁的野草东倒西歪。看来,黄炳新很可能就躲在石洞内。
群众说,这个石洞很深,只有一个出入口。于是,剿匪指挥员一边布置部队、民兵、群众将此洞团团围住,以防钓鱼人逃跑;一边向洞口甩进了一颗手榴弹。
爆炸声响过后,洞内毫无动静。
()
剿匪指挥员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伤亡,便把黄炳新的母亲、妻子叫来,命令她们进洞劝黄炳新出来投降。黄的亲属害怕洞内打枪,一边哭喊:“炳新啊,不要开枪啊!我是你老妈啊!”一边慢慢往里爬。
半小时后,她们从洞内取出一些衣物,说洞内很深,没有找到黄炳新。
然而剿匪部队并没有因此而放松警惕,反而更加严密地监视洞口及周围的动静。
夜幕降临了,在部队的统一组织下,人们在洞口烧起一堆堆篝火。
熊熊燃烧的火苗驱走了黑暗和寒冷,照亮了洞口周围的一草一木。
凌晨时分,石洞后面的草丛中发出了轻微的响动。
只见一个黑影闪了一下,战士们和土改工作队员迅速用枪指着草丛处的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