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部分 (第2/4页)

男丁。就可以与国同休,这不是什么皇帝都可以做出的承诺。

按照大唐的规矩,长子可以承袭父亲的爵位,但是承袭爵位却是有代价的,那就是每隔一代就要降一等爵位,而大唐实行了十五等级爵位制度之后。每隔一代就要降三个级别,只有少数情况下可以例外,比如秦琼去世,秦琼之子秦怀道承袭了三等公爵位,只降了两个等级。

其他人还是一样的,就等于虽然爵位等级多了,但是承袭起来一样是五代之后归为庶人,你没有厉害的子孙后代,五代以后老老实实做庶民。不要怪罪大唐,大唐已经仁至义尽了。

可是苏宁的爵位就不一样了,只要不造反,他是一等三原侯,他的儿子是一等三原侯,他的子子孙孙都会是一等三原侯,只要不造反,只要还有男丁可以承袭爵位。一等三原侯这个爵位永远是苏家的,永远是苏宁这一支的。三原县的苏家庄子永远是苏家的产业,三原县永远是苏家的封地,没有人可以改变,后代帝王也不可以。

很多人都从这一次的封赏里面闻到了一丝不一样的气味。

三天之后,很多人都有的预感被证实了——大唐太上皇李渊阁下于贞观十八年十月十三日驾崩。

苏宁被赐封为世袭罔替与国同休一等三原侯的新闻瞬间就被抢了头条,失去了关注度。

九年皇帝。十八年太上皇,李渊阁下生命中最后的二十七年就是这样度过的,他一个人静静的驾崩了,苏宁离开之后,他没有吃饭。没有喝水,甚至一句话都没有说,李二陛下去看过他,长孙皇后去看过他,整个皇族都去看过他,他不见,一概不见,三天之后,驾崩于太上皇专属宫殿大明宫,年七十八岁。

比之于另一个时空中,他多活了九年,不过苏宁更愿意相信,如果他有选择的权力,他一定不会选择多活这九年,他宁愿在贞观九年的时候去世,也不愿意活到贞观十八年。

不过,这是无法改变的。

皇帝下旨,举国哀悼,长安城全城飘白,比之当初秦琼回京的时候更加隆重,李二陛下一家子和整个皇族一起披麻戴孝,群臣改换素服,罢朝十日,七日不准生火做熟食,以示哀悼。

李渊阁下的灵堂设置在含元殿,偌大的宫殿,孤零零的摆放着李渊阁下的灵柩,以李二陛下为首的皇族哭声震天,不少人当场晕厥,更有甚者几度昏厥,几度复醒,更再度晕厥,此情此景,闻者伤心,见者流泪。

苏宁和李芮涵穿着孝服,混在哭声震天的人群中,李芮涵也被感染,泪流满面,而苏宁只是静静的看着李渊阁下的灵位,一声不吭,显然的,李二陛下也没有哭,也没有喊,只是静静的跪在李渊阁下的灵位之下,静静的看着那个被自己软禁了十八年的父亲,他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苏宁想,应该是永远都不会有人明白的,他也不会让任何人明白。

李渊阁下临走之前应该是轻松的,解脱的,十八年的软禁生涯,他该做的和不该做的都已经做过了,他已经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不仅他自己是这样想的,估计李二陛下也是这样想的,所以为了不让李二陛下多费些心思弄死自己,李渊阁下自己弄死了自己……

真的有这样的必要吗?苏宁不敢揣测,也不想揣测。

之后的事情就如同苏宁所预料的,宫里面传来消息,李二陛下太过伤心,十日罢朝之后宣布无限期的休养,宣布李承乾为监国太子,在他没有恢复身体之前,全权处理一切国务,除了府兵兵权没有交给李承乾之外,李二陛下不再过问任何的政务,所有的事情都由李承乾负责,苏宁辅佐,三省长官副署姓名之后下达七部办理,完全没有经过李二陛下的那一条路线。

一切都显得是那样的自然,那样的理所应当,没人觉得这是不正确的,但是苏宁知道,这应该是自己之前所说的那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