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 (第1/5页)
孟天楚勉强地笑了笑。看了看车里的殷素素,只见她根本不看自己,只看着左佳音和晓诺,孟天楚也不由一阵失落,劝慰道:“晓诺,殷姑娘是去治病的。治好了才可以回来继续教你练功,进山后,空气好,也有益养病,知道吗?不要让你师傅难过。”
晓诺转过头去,孟天楚走到车前,左佳音微笑着说道:“殷姑娘想地也是。这一到年前。到处都是炮仗地声音,不要说养病。休息都是很难休息好的,所以等过了年,我们再将姑娘接回来就是。”
孟天楚:“佳音说的是,既然姑娘要走,那就一路平安吧,我在衙门还有一些事情没有处理,就不送姑娘了。”说完,转身离去,晓诺也不想让师傅看见自己难过的样子,跟着孟天楚走了。
左佳音见殷素素看着孟天楚的背影,神情顿时十分的落寞,也知道了几分,便微笑说道:“姑娘,进山的路途遥远,我实在担心你路上的安全,乔风走的时候,我答应好好地照顾你,你看你说走就走,我也不好拦你,既然要走,就趁着天早出发吧。我让屠龙带着二十个侍卫护送你们进山,之病所需的人和物,随后便到,你放心。”
殷素素露出淡淡的一丝微笑,道:“有劳三夫人了。”
左佳音为殷素素放下车上的帘子,看了看已经骑在马上的屠龙,朝他挥了挥手,屠龙点点头,策马扬鞭,二十个侍卫前后各十个将殷素素和公孙琚的马车夹在中间出发了。
这杭州过年和江南别地地方还有不同,除了格外的热闹外,这腊月二十三敬过灶王爷之后,就已经有了过年的气氛。
年三十一大早,按照管理,孟天楚一家举家要去庙里进香的,再是繁忙,也要暂时放下手中的事情,能走能动的都不能落下,连贺丁和三娘还有柴猛、柳儿,都算上,足足坐了四辆马车,去了二十个侍卫,排场自不必说,就连宋远桥和简麒的家人出来也没有这样地风光。一家人浩浩荡荡地来到了城隍山地海会寺,主持带着一行人等早就在寺庙门口迎接了。
过年时节杭州香火旺,除了想在寺庙里祈祷个家人平安之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避难功能。早先杭州有句揶揄躲债人地老话,叫做“年廿七,勿着急;年廿八,想办法;年廿九,有有有;三十一日不见面,初一见面拱拱手。”
还不能在寺庙停留的时间太长,这一天的时候很多,大家进香拜佛之后,回到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祭祖。
按竹书纪年所记:“黄帝崩,其臣左彻取衣冠几仗而庙祀之。”这便是祀祖的滥觞,后来过了千年后,便演变到了百姓家里上坟,在祠堂给祖宗牌位磕头,虽说孟天楚是现代过来的,但大家伙儿都看着,而且这些都已经是家里几位能干的夫人都准备好了,自己不然不必操心,一场仪式下来竟不觉有什么劳累。
大年三十夜,以前杭州人家里一般都备有几只口彩吉利的菜蔬,比如猪大肠叫做常常顺利;鱼圆肉圆称为团团圆圆;鲞头煮肉就是有想头;春饼裹肉丝暗指银包金丝;黄豆牙叫如意菜;落花生叫长生果;黄菱肉、藕、荸荠、红枣四物并煮美其名曰有富,杭州话藕的谐音为有,黄菱肉形似元宝,音形相加等于有富。
过了正午,家里别的人忙着准备年夜饭,孟天楚则悠闲地带着瑾儿和雪儿在夏凤仪的院子里玩儿,难得一个好天气,无风无雪还有一丝暖阳透着让人惬意的光。让人觉得很舒服。
左佳音和夏凤仪在一旁下棋。慕容迥雪在一旁观战,时不时传来孟天楚和孟文瑾开心的笑声,两个人会心一笑。不去搭理。雪儿很快就睡着。奶娘将雪儿抱回屋子里去了。
林若凡笑盈盈地走了过来,给孟天楚和两位夫人施礼过后,道:“德福绸缎庄来人送几位夫人和少爷小姐的新衣来了。”
慕容迥雪:“是谁送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