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静云庵 (第1/4页)

经过一番激烈的较量之后,司马跃终于成功地将方立地捉拿归案。随后,他押着方立地,并带上了方晨一同前往面见赵点水。见到赵点水后,司马跃详细地向他讲述了整个事情的经过以及方晨在此事中所展现出的积极态度——方晨不仅愿意彻底摒弃过去的恶行,改过自新,而且还主动协助他们顺利地捉拿住了方立地,立下了大功。

听完司马跃的汇报,赵点水对方晨的转变感到十分欣慰,表示愿意接受他的请求。同时,赵点水也严肃地责令方晨立刻解散手下的所有武装力量,并亲手书写一份深刻反思、表达悔改决心的文书呈交上来。方晨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并且迅速按照要求完成了各项任务。当赵点水收到那份悔过自新的文书后,确认无误便带领军队离开了帮源洞,踏上返回大鄣山的路途。

回到大鄣山后,赵点水的部队很快就与刘文昌率领的大军成功会合。第二天清晨,阳光洒满大地,刘文昌下达了班师回京的命令。只见一支规模庞大且军容整齐的队伍缓缓地开出大鄣山,旌旗飘扬,盔甲闪耀,脚步声和马蹄声响彻云霄。

在行军途中,刘文昌与赵点水并肩而行,两人开始商议后续的行程安排。刘文昌感慨地说道:“此次征战历经时日颇长,其间充满了艰难险阻,但所幸最终我们取得了全面胜利。如今想来,真是不易啊!我的妻子金桃和万桃红一直在诸暨翘首以盼,对这边的战况牵肠挂肚。所以,我打算趁此机会亲自前往诸暨走一趟,当面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她们,也好让她们安心。我计划只携带二十名精壮敏捷的士兵,骑着快马先行一步,而你则率领大军沿着大路缓慢行进回京。待我到达京城之时,定会及时赶来与你们会合。”赵点水听后微笑着点头,表示完全理解并欣然同意了刘文昌的提议。

于是,刘文昌精心挑选了二十名身强力壮、骑术精湛的士兵。这些士兵个个精神抖擞,英姿飒爽,他们胯下的骏马也是膘肥体壮、速度极快。一切准备就绪后,刘文昌一声令下,这支由二十一人组成的小队犹如离弦之箭一般疾驰而出,朝着诸暨方向飞奔而去。

不说赵点水带领大军回京,单说刘文昌带着这二十人顺着临安府与睦州的边境线一路疾行,黄昏的时候,来到新城县南新镇地面,离镇十里地的群山环抱之中,有一座新建造的静云庵,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山弯里。

远远望去,静云庵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与周围的自然景色融为一体。屋顶的青瓦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微微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朱红色的大门紧闭着,给人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感觉。

刘文昌喜欢这种清静的地方,不想去镇里,就策马过来,准备在这里借宿一晚。走近静云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蜿蜒的石板小路。小路两旁,绿树成荫,花草繁茂。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欢迎着每一位来访者。路旁的花朵娇艳欲滴,散发出阵阵芬芳,让人陶醉其中。

静云庵的院墙并不高,土黄色的墙壁显得庄重肃穆。墙头上,几株嫩绿的小草随风摇曳,给整个院子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

推开朱红色的大门,里面是一个宁静的庭院。庭院中央,有一座小巧玲珑的假山,假山上流淌着清澈的泉水,发出悦耳的声响。水池中,几尾金鱼在欢快地游弋着,为这个宁静的庭院增添了一份灵动。

庭院的四周,是一间间古朴的禅房。禅房的门窗紧闭着,里面传出阵阵诵经声。夕阳透过窗户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斑,给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感觉。

静云庵的后面,是一片茂密的竹林。竹林中,鸟儿在欢快地歌唱着,仿佛在为这座新建造的静云庵欢呼。微风拂过,竹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大自然的美妙。

站在静云庵的高处,俯瞰着周围的群山和山谷,心中涌起一股宁静与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