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4/4页)
为关心的要素,我们从史书上找不到蛛丝马迹,若有人描绘夏侯惇杀人情景,那纯属文学创作。可是,《三国志》却明明白白地记载着14岁凶手的杀人动机:人有辱其师者,惇杀之。杀人偿命,天经地义。可是,舆论对夏侯惇很有利。“天地君亲师”的观念在西汉初年就已经深入人心,师道尊严得到社会广泛充分承认。人们在打听夏侯惇杀人细节的同时,也在随机发表着新闻评论:“夏侯惇同学敢为老师出头杀人,真是一个好同学!”“他应该是无罪吧,他又不是出于私愤!”“这小伙子义薄云天,以后能成大事!”……
从此,夏侯惇“成名”了:“(夏侯惇)由是以烈气闻”。
夏侯惇的烈气,使他冒着箭雨在濮阳大战中身先士卒,结果失去了左眼。瞎了左眼的夏侯惇惭愧地对曹操说:“属下无能,给你丢脸了!”曹操说:“不,你是我的骄傲!”曹操所言不虚:夏侯惇冒着敌人的箭雨,前进,前进,前进进,给其他将领做了榜样,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可是,夏侯惇却不能原谅自己,他始终为自己失去左眼这件事情耿耿于怀。他这个盲夏侯一次次地对着镜子,用右眼看着镜子里成为黑窝窝的左眼眶,失败的滋味在他的内心沸腾,到了沸点,他就把镜子推倒。夏侯惇将军,也因此显得可爱。
夏侯惇失去眼球不久,吕布军队和曹操军队也因为发生饥荒各自撤兵,从此,历史上再无夏侯惇杀伐的记载。罗贯中为何设计了一个夏侯惇生吞自己眼球的血腥细节呢?很多人会从文学塑造的角度来考虑,但是有人说当时夏侯惇饿坏了,舍不得自己的眼球掉在地上,所以来不及烹调就生吞了,这一设想虽然更加血腥,但是也契合了夏侯惇此后主要的工作:屯田种粮。
在失去左眼之前,夏侯惇差点儿失去性命。
一张可怜巴巴的肉票———
久在战场飘,哪能不挨刀?久在河边站,焉能不湿鞋?
夏侯惇从曹操陈留起兵就浴血奋战,出生入死,过着一种把头拴在裤腰带上的生活。这正是: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夏侯惇是幸运的,一次次的挣脱死亡女神的拥抱,却也多次被死亡女神亲吻。
在让夏侯惇失去左眼的濮阳大战之前,夏侯惇这个倒霉蛋早就遇上过一件很轰动的糗事———被吕布的人挟持,当了一张可怜巴巴的肉票。没有人会劫持街上的叫花子做肉票,劫持了叫花子还得管他饭,不划算。被劫持的,往往是一些有钱有分量的人物。当然不能用钱来衡量夏侯惇。夏侯惇被绑票,是因为他在曹营太重要了。
189年12月,朔风劲吹。陈留郡己吾村(今河南宁陵县己吾村),曹操站在一块大石头上,手臂举起,剑锋指天,发表了一通煽情演讲,兴兵讨伐董卓。张邈、陈宫、边让等当地名人在下面纷纷鼓掌。董卓专政,为患朝堂,天下人莫不义愤填膺,但是也都明哲保身,谁也不愿做出头鸟。现在曹操率先树起反董大旗,天下云集响应。陈留太守张邈把部分兵权交给了他,兖州的政治明星陈宫又四处游说,让曹操做上了兖州牧的位子。
当时曹操因为不接受董卓的封官而四处逃亡,张邈和陈宫不但接纳了他,而且还给他兵权和政权———这一切都太顺利了。不能排除张邈和陈宫的正义性,他们是为了反董而拥曹。可是也不能排除一点:当时董卓气焰正盛,天下莫敢触其锋。可是现在曹操这个愣头青挑头反董,张邈和陈宫正好推波助澜,自己借机反董。
这正是:跟在别人后面,让别人承担责任吧。万一反董失败,自己也就是一个从犯,到时再辩解自己是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