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部分 (第2/5页)

她去庙里拜菩萨,许宏愿。 

徐嗣俭知道了调侃徐嗣谕:“我要是你,随便考考就行了,用不着那么认真。我们现在好歹也是太后娘娘的侄儿、皇上的表兄弟,别的不说,弄个正四品的指挥使干干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吧?二哥就是考上了进士,从从七品开始,在六部要做到郎中,最少也得十年,才正四品。要是外放,参议才从四品,那最少要二十年……”

“胡说些什么呢?”太夫人拿起手边的团扇就狠狠地朝徐嗣俭的头拍了下去。

徐嗣俭抱着头鼠窜。

大家哈哈大笑。

“那不一样。”徐嗣谕笑道,“恩荫看似快,实际上以后很难升迁。科举入仕虽然慢,但一步一个脚印,心里踏实。”

望着徐嗣俭的目光却流露出感激之色,知道徐嗣俭是在逗他开心。不过,他这么一闹,他心里的确放松了很多。

临到下场那天,反而是最轻松的一天。

拿了试卷,有一题和他前些日子做过的一策论竟然有共通之处,他信心更足,卷子做的花团锦簇。三天出来见到来接他的徐嗣勤、徐嗣俭、徐嗣谆和徐嗣诫,他不由露出个大大的笑容来。

第七百三十章 远讯(中)

黄榜出来,徐嗣谕二甲第十名。

徐府举家欢庆,就是永昌侯、威北侯、忠勤伯这样的姻亲,也跟着高兴,让管事用小车拖了鞭炮到徐家门口放。三夫人的父亲更是专程来拜访徐嗣谕。

徐令宜在十一娘面前露出踌躇满志的笑容来。

十一娘掩袖而笑:“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您中了进士呢!”

徐令宜搂了她狠狠地亲。

十一娘娇笑推搡,两人抱成一团……徐嗣谕则是大宴小宴不断,不是去见同科,就是去拜访师座,要不就是有人宴请,难道得见到人影。二夫人好不容易逮了个机会拉着徐嗣谕说话:“热闹热闹就算了,要紧的是接下来的庶吉士考试。”

徐嗣谕没有做声,第二天来见十一娘。

“母亲!”他恭敬地行了礼,“我想外放!”

也就是说,他不准备考庶吉士!

十一娘很惊讶。

“你父亲知道吗?”她想了想,问道。

“还没有跟父亲说。”徐嗣含蓄地道,“父母在,不远游。能留在燕京固然好,可我更想去江南看看。”他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好在家里还有四弟能代替我承欢膝下,我也可以带着项氏和孩子们出门撒欢,看看外面的风景。”他上前几步,缓缓地跪在了十一娘的面前,“母亲,”仰头凝望着她,目光中有些许的悲伤,有些许的不舍,有些许的欣慰,“请您原谅我的不孝。”说着,眼睛一红,眼眶里已泛起一丝水光。

在他考中了进士,风头盖过了徐嗣谆的时候,让徐嗣谆代替他承欢膝下,他带着项氏和孩子远走江南,甚至决定一去经年,让她原谅他的不孝……他是想用这种方法告诉徐嗣谆,他选择了一条不会阻挡徐嗣谆的路吗?不,或者,他是想告诉徐令宜!

十一娘顿时觉得心里酸酸的:“你父亲他,一向看重你,要不然,也不会和项家联姻了……”

“我知道!”徐嗣谕点头,笑容中多了几分释怀,“所以我想去江南!”说完,他站了起来,“母亲,您觉得哪里好?等我安顿下来了,就去我那里住几天吧?我陪着你到处走走,到处看看,也去湖上泛舟,也去茶楼听戏……”他丰姿玉立地站在那里,眉眼含笑,如明月清风般舒朗,如春天里刚刚抽芽的树苗,哪里还有一点点往昔的阴霾。

十一娘的眉眼不由跟着舒展开来,露出一个温柔的笑容来。

离开,未必就是结束,有时候,是翅膀高飞的起点!

徐令宜回到屋的时候,已是掌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