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部分 (第4/4页)

容情,比之外人更甚。复又因西方二圣之言,在燃灯的穿针引线之下,文殊、普贤、慈航、惧留孙等经不起诱惑,叛教而出,俱归西土。”

元始天尊闻言,登时傻了眼。万万不曾想到,事情的结果竟会是这样。通天教主嘿嘿冷笑两声,说道:“算人者人恒算之,谋人者人恒谋之;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却听老子复又道:“你二人互相不服,乃至吾教有今日之厄,凭白辜负了鸿钧老师的一番苦心。因那三千红尘之故,下一量劫理当西方教兴起。你二人当时又不在场,贫道却不的不早作打算,是以在万仙阵时。擒了多宝,意在令其出关化胡,分去西方教的气运。未知你二人有何打算?”

通天教主心中不甘,毕竟多宝道人乃其首徒,教导多年,感情深厚。诸事多有倚重;乃道:“吾教损失惨重,门下弟子十去八九;重建之时,贫道还须倚重多宝之力。大师兄怎能全凭己意,便决定了多宝的去留?还望高抬贵手……”老子淡然道:“多宝自犯清规,身有大罪。今被贫道擒下,如何处置,皆看贫遵心意。”

贫道不过是看在同门之谊,才予你说明,并非征求你的意见。吾意已决,不必多言。何况贫道此举,亦是成就了他;投身西方教之后。多宝理当成为一教之尊。”

尧始天尊忽然道:“此事不能就此作罢,当集吾三人之力,向葫芦道人等施压,切不可任其猖狂。凭白得了好处。”老子闻言,面色淡然,不可置否;通天教主却是颜色微变,心中不服,负气道:“不能就此作罢,又待何如?祸福人自招,怨不得别人。你那些鬼主意,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听也罢。”老子却道:“听听有何妨?或者竟是良策。”

元始天尊果然拿得起,放得下。对通天教主言道:“贫道之前确有不当之处,但也是为自己门下考虑,顺势而为,并非刻意要与通天师弟为难。葫芦道人等乘隙而入,亦非贫道所愿。事已至此,吾等兄弟三人理当齐心协力,只要以东方道统为名。联合女娲娘娘,订下规矩,划出道儿来。量他葫芦道人、镇元大仙与西方二圣心意不齐,不复有能为与吾等争雄。即使大势已定,吾等亦何借此扼其风头,争些好处,不敢小觑吾三清之力。”

156回 自归本教叙缘由 心生犹疑情与仇(上)

话说三清定神,意欲联手施压。抑制胡卢和镇元大仙及西方二圣的气焰。但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意向。还须进一步敲定细节,并非三清的当务之急。尤其对于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而言,急需早归教中,收拾残局,稳定军心,顺便了解阵前详情。毕竟老子言语不详,亦没有为他两解说的义务。于是三清约了时日,各归本教。

不提元始天尊,单表通天教主回到碧游宫;但见风景依旧,宫室如故。奈何弟子折殒无数,屋舍空置,不觉心中怆然。伤神良久,通天教主乃令童子敲响钟磐,招集幸存的门人。赵公明、云宵、碧宵三个率先赶来;通天教主见之庆幸,暗肘若非严令禁足,只恐他三人亦要陨于万仙阵。 又有无当圣母、金光圣母、龟灵圣母、乌云仙及焰中仙罗宣携龙吉公主相继赶来。通天教主观之惊异,乃问其故。

焰中仙罗宣答道:“当日,弟子应教中道友高友乾、李兴霸之邀,曾至阵前火焚西歧。恰逢内子龙吉赶来,仗控水之术,与弟子斗法。幸好弟子与葫芦老师交厚,道行颇有进境,‘侥幸略胜一略’。又逢阐教十二金仙被云宵师姐去了五气。尽成凡体;弟子无有对手,逞雄一时。后经葫芦老师说合,弟子又与龙吉公主情投意合,遂结连理,弃汤营而走,自回岛中静修,直至今日方出。”

原来当日通天教主走得急切。将教务尽托于多宝道人。多宝道人初时倒也兢一魏业业,很沉得住气,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