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部分 (第3/5页)
不近人情的规定,我们的规定要结合实际情况。我个人的意见呢,在市级的层面上,市一级的领导基本上都要配备专属专车,但是专车的档次和级别要严格按照上级的规范,严格控制排量和价格;县区一级,党政主要领导配备专车,其他副职不配备专车,但可以相对固定用车。”
“当前,其他地方的做法有两种。一是发放车补,正县级多少,副县级多少,正科级多少……等级分明一目了然。在这种改革制度设计下,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数万元一年的车补。车改的本意,是降低政府财政成本。但从少数人拥有专属公车的权力,到所有在编人员都享有规格高昂的车补,如此车改即便真是省钱了,也省得有限。实际上,领了几万元车补的干部,就不坐公车了吗?恐怕是车补照领,公车照坐,耗费的财力说不定比车改前还要高。”
“第二种是做法是公车标签。从理论上说,贴着公车标签的公务车,在阳光下运行,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车轮下的腐败,但效果却只停留在理论上。跑在马路上的贴着标签的公车,究竟是在处理公务还是忙于个人私事,谁也不知道,谁来监督呢?而就算是举报了——还是要由机关自己来监督自己,结果可想而知。”
“所以,上述两种做法,全部都是花样文章,我们坚决不搞。我们要新成立房山市机关公车管理服务中心,将全市党政机关的所有公车的管理权集中起来统一调配和管理……”安在涛的手在半空中奋力一挥,沉声道,“所有公车的信息和使用情况以及维护运行费用,都要通过各种手段公开接受人大和社会监督……从今往后,不管是任何单位购车,都要事先打报告经过审批。这是第一个原则。”
“我认为,公车改革不在怎么改而在革——改革的思路和方案早已是共识,不缺制度缺落实,而要抓落实就真正要革除一些东西……治理公车须先从治人开始。将公车的管理权和使用权从各级部门的干部手里剥离出来,在公车配置、公车使用和管理等多个环节上建立细致周密的制度监控体系并让之切实发挥作用,辅以公共监督,多管齐下,以制度监控为主,公共监督为辅,才能取得实质性的公车改革成效。这是第二个原则。”
“将落实车改方案纳入干部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凡是违规使用公车,违规配备豪华公车的干部,一律先免职查办。这是一条红线,任何人触犯都不能姑息。这是第三个原则。”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譬如骑自行车和乘坐公交车上下班。下去之后,你去找一找杨市长,我已经跟杨华同志谈过了,下一步,我们市里要扩大城市公交资源的配置。让交通部门和建设部门的同志一起研究论证一下,在现有公交资源的基础上,至少要扩大一倍的容量。线路要新开辟,尽量要涵盖市区的每一个角落,把节约下来的行政经费开支补贴公交……总之,从今年开始,我们要在发展城市公交上大做文章,多投入——行政事务性开支、行政接待、公车列支等方面的预算要大幅缩减,节约下来的钱全部投入在公共事业上。”
“不要嫌麻烦,把方案和制度做细做实。公车统一管理,统一调配,每一个机关单位使用公车的次数、数量和消耗的成本费用都要一月一公开,凡是超标使用的,一概追究其主要领导的责任。”
“第一步,先进行动员,让大家转换一下观念。第二步,收回一些超标配置的公车统一进行拍卖,拍卖资金贴补公交;第三步,将全部公车纳入统一管理……新成立的机关公车管理中心,我初步的意见是拟定正处级编制,你马上打一个拟成立‘房山市党政机关公车管理服务中心’的申请报告上来,我会去向省里请示汇报争取编制——这个部门,由常务副市长杨华同志亲自分管。”
安在涛猛然挥了挥手,“基本上就是这样,你下去后尽快搞一个新方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