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第3/4页)
狱。
汤若望的案子算是告一段落,太皇太后跟着皇上也松了一口气,转眼又到了是年初秋。
第26章 第二十六章
康熙四年七月初秋,纤云弄巧,金风玉露,皇帝聘皇后的纳采仪仗从太和门中门出午门、端门、天/安门,昂首阔步走向八旗内城之九衢大道。
十匹配有鞍辔的文马趾高气昂走在大道之上,銮铃阵阵;十副金光闪闪、银光灿灿的甲胄由人高抬;此外,缎百匹、布二百匹由三百名身穿红缎绣花长袍的内务府司员手捧相伴;之后又有人捧着一筒金茶、两筒银茶、银盆两个;最后跟着一百辆马车,络绎不绝,饽饽桌、酒宴桌、礼奶酒、烧黄酒林立每车,马车后面,还跟有九九八十一头白羊……
皇城内外,喝彩沸腾,共同见证大清国的皇帝将要迎娶国母、册立皇后!
而在紫禁城内,比同龄人成熟却不到十二周岁的大清国皇帝正如热锅上的蚂蚁,寝食无宁、坐立不安,惊慌、恐惧、担忧、害怕、惆怅、心痛……百味交织,他欣赏噶布喇女儿的学识,可也只是纯粹地欣赏,如今皇玛嬷要他立她为后,即便心中千百不愿,他也没法拂了皇玛嬷的意啊!
连日来,他把自己关在书斋,避开见任何人,他觉得没有脸面去见他的皇姐,即便他的皇姐推拒了他,可他是皇帝,难道连娶一个自己喜欢的人的权力都没有吗?可偏偏,一个是皇姐,一个是皇祖母,他的平衡失去了,他既不想令皇祖母失望,亦不想放弃他的皇姐,他该怎么办?究竟要怎么做才能达到两边平衡?
他躲起来反复思量,然而他找不到一丝一毫可以解决的方法,难道说,真要不得不放弃么……
躲得过初一,躲不了十五,玄烨终究还是面对了现实。
康熙四年八月壬午,一大清早,照太皇太后的吩咐,玄烨由春妞儿换了一身崭新的礼服。一件一件,一层一层,春妞儿仔仔细细、小心翼翼,为小皇帝穿上明黄缂丝绣金龙袍,罩上石青直地外褂,戴上一串鲜艳欲滴的红珊瑚朝珠、三串碧绿通透的翡翠念珠,又双手端起一条镶金玉版头的丝板带,翻掌谨小慎微地束在他的腰间,带下垂挂着荷包、小刀之类带穗的小活计,看上去富贵吉祥。
随后,春妞儿又扶他坐下,提脚为他穿上青缎皂靴,复又起身端起白罗胎丝缨东珠皇冠。当穿戴整齐,春妞儿躬身道:“请皇上摆驾启祥宫。”
玄烨面目表情地站直身躯,他要“闯关”了,去闯他人生的又一大关。按后宫规制,大婚之前,他还必须为自己挑选四位贵人。
秀女的初选及复选他一次也没去看,从头到尾皆由户部主持,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亲临挑选,但是最后的敲定,仍旧非他不可。
贵人的选定安排在启祥宫,玄烨在浩浩荡荡的侍从队伍的簇拥下,登上御辇,往启祥宫而去。
一进那里,发现所有的一切都已准备稳妥,只等他这个皇宫主人的来临。
太皇太后身着盛装,正坐在大殿正中御座之上,玄烨见着皇祖母,即刻上前磕头请安:“玄烨请皇玛嬷安!”
太皇太后细细打量了眼前心爱的孙子,露出满意及慈爱的笑容:“起来坐吧。”
玄烨起身在太皇太后左侧的宝座落座后,选贵人的仪式便开始了。
一名领事大太监手托银盘,高高举过头顶,跪在太皇太后跟前,太皇太后瞅了一眼,缓缓说道:“请皇上过目。”
大太监又即刻起身,倒退三步,向左微微一转,再前进三步,在玄烨跟前重新跪下,同样高举银盘,玄烨举目看去,只见银盘里并排放着六张粉地水牌,上头写着此次候选的六名秀女的姓氏、年龄、旗分以及她们父亲的姓名和官职。
原本初选秀女,应五人一班,由太监按班引入,立而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