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宋襄公假仁失众 (第2/5页)
计策了,现在不参加盂地会盟的,只有齐、鲁两国,齐国和我们已经两次通好,暂且不论;鲁国是礼义之邦,一向辅助齐国称霸,眼中没有楚国,如果把宋国的俘虏献给鲁国,邀请鲁君在亳都相会,鲁国看到宋国俘虏。必然恐惧而来,鲁、宋是葵邱同盟的人,何况鲁侯很贤能,必然会为宋国求情,我们借此作为对鲁君的恩德,这样我们一举就能得到宋、鲁两国。”
楚王鼓掌大笑说:“子玉真有见识。” 于是退兵驻扎在亳都。
任用宜申为使者,带着缴获的几辆车,到曲阜献捷,信中说:
宋公傲慢无礼,我已经把他囚禁在亳,不敢独占功劳,谨向贵国献捷,希望您屈尊前来,一起裁决这件事。
鲁僖公看信后大惊。正是:“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明知楚使献捷,言辞夸张,是恐吓的意思,但鲁国弱小楚国强大,如果不去相会,恐怕楚国移师来伐,后悔就来不及了。于是厚待宜申,先写回信,快马报告楚王,说:“鲁侯遵命,即日赴会。”
鲁僖公随后出发,大夫仲遂随行,来到亳都,仲遂因为宜申事先疏通,用私礼先见了成得臣,嘱咐他在楚王面前,凡事方便行事。得臣引鲁僖公与楚成王相见,各自表达敬慕之意,这时,陈、蔡、郑、许、曹五位诸侯,都从盂地来相会,和鲁僖公一共是六位,聚在一起商议。
郑文公开口,想尊楚王为盟主。诸侯们欲言又止,鲁僖公愤然说:“盟主必须仁义闻名,人心悦服,现在楚王依仗兵车众多,袭击拘捕上公,有威无德,人心疑虑恐惧。我们和宋国都有同盟的情谊,如果坐视不管,只知道侍奉楚国,恐怕会被天下豪杰耻笑。楚国如果能释放宋公的囚禁,结束这次盟好,我怎敢不听从命令?”
众诸侯都说:“鲁侯的话很对。” 仲遂把这话私下告诉成得臣,得臣转告楚王。楚王说:“诸侯用盟主的道义责备我,我怎能违背呢?” 于是在亳郊重新修筑盟坛,约定在十二月癸丑日,歃血盟誓,共同赦免宋国的罪过。
约会已定,前一天将宋公释放,与众诸侯相见。宋襄公又羞又愤,满心不快,却又不得不向诸侯道谢。
到了那天,郑文公拉着众诸侯恳请楚成王登坛主盟。成王执牛耳,宋、鲁以下依次歃血。襄公敢怒而不敢言。事情完毕,诸侯各自散去。
宋襄公误听说公子目夷已经即君位,准备逃到卫国躲避。公子目夷派的使者已经到了,致辞说:“我之所以代理君位,是为您守护国家。国家本来就是您的,为什么不回来?” 不久,法驾齐备,迎接襄公回国。目夷退回到臣子的行列。
胡曾先生评论襄公的被释放,全靠公子目夷的计策,神闲气定,完全不把旧君当回事。如果手忙脚乱,请求放回襄公,楚国更会把他视为奇货,怎会轻易释放。有诗称赞说:
金注何如瓦注奇?新君能解旧君围。
为君守位仍推位,千古贤名诵目夷。
又有诗说六位诸侯公然媚楚求宽,明明是把中国的操纵权,交给了楚国,楚眼中还有中国吗?诗说:
从来兔死自狐悲,被劫何人劫是谁?
用夏媚夷全不耻,还夸释宋得便宜。
宋襄公一心想称霸,被楚人捉弄一场,反受大辱,怨恨之情,痛入骨髓,但恨自己力量不能报仇。又怪郑伯倡议,尊楚王为盟主,非常愤怒,正要与郑国作对。当时是周襄王十四年春三月,郑文公到楚国行朝礼,宋襄公听说后大怒,于是发动全国的兵力,亲自讨伐郑国的罪过。派上卿公子目夷辅佐世子王臣留守。目夷劝谏说:“楚国、郑国正和睦,宋国如果讨伐郑国,楚国一定会救援,这次行动恐怕不能取胜。不如修养德行等待时机为好。”
大司马公孙固也劝谏。
襄公发怒说:“司马不愿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