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杀宁喜戮崔杼 (第2/6页)
加居功自傲,每件事都独自决断,完全不向献公禀报,众大夫商议事情,竟然都到宁氏私宅请命,献公只能拱手安坐而已。
当时宋左师向戍,与晋赵武相友善,也与楚令尹屈建相友善。向戍到楚国聘问,说到昔日华元想要促成晋、楚和好之事,屈建说:“此事很好,只因为诸侯各自分党,所以和议一直没有成功。如果让晋、楚两国的属国互相朝聘,友好如同一家,战争就可以永远停止了。” 向戍认为很对,于是倡议晋、楚两国国君在宋相会,当面确定弭兵交好的约定。
楚国自共王至今,屡次被吴国侵扰,边境不安宁,所以屈建想要与晋和好以便专心对付吴国;而赵武也因为楚兵屡次攻打郑国,指望和议一成,可享几年安息之福,两边都欣然同意。于是派使者到各属国确定日期。
晋国使者到了卫国,宁喜不通知献公,径自委派石恶赴会,献公听说后大怒,向公孙免余诉说,公孙免余说:“我请求以礼责备他。” 公孙免余就去见宁喜,说:“会盟大事,怎么可以不让国君知道?” 宁喜生气地说:“子鲜有约在先,我难道还是臣子吗?” 公孙免余回复献公说:“宁喜太无礼了。何不杀了他?” 献公说:“如果不是宁氏,哪有我的今天?约定确实出自我口,不可反悔!” 公孙免余说:“我受到主公特殊的知遇之恩,无以为报,请让我用自己的家属攻打宁氏,事情成功则利益归于国君,不成功则灾祸由我独自承担。” 献公说:“你斟酌着去做,不要连累我!”
公孙免余于是去见他的同宗兄弟公孙无地、公孙臣。公孙无地与公孙臣同说:“相国的专权,你是知道的,主公还固执地坚守信用,隐忍不言,日后养成他的势力,灾祸将会降临到孙氏头上,怎么办?” 公孙无地与公孙臣一起回答说:“何不杀了他?” 公孙免余说:“我对国君说了,国君不听从。如果我们假装作乱,有幸成功,是国君的福分,不成功,不过出奔罢了!” 公孙无地说:“我们兄弟愿做先锋。” 公孙免余请求歃血盟誓。
当时是周灵王二十六年,宁喜正在举办春宴,公孙无地对公孙免余说:“宁氏举办春宴,必定没有防备,我请求先去试探,你随后跟上。” 公孙免余说:“何不占卜一下?” 公孙无地说:“事情在必行,占卜有什么用?” 公孙无地与公孙臣出动全部家众去攻打宁氏。
宁氏门内,设有机关陷阱。所谓机关陷阱,就是挖地为深洞,上面铺上木板,另用木头做成机关,触动机关,就会从下面发力,木板翻开而人陷入。白天去掉机关,夜里则设置。这天因为春宴,家属都在堂中观看表演,没有守门的人,于是设置机关来代替巡警。公孙无地不知道,误触机关,陷入洞中。宁氏大惊,争着出来捕捉贼寇,擒获公孙无地。
公孙臣挥戈来救,宁氏人多,公孙臣战败被杀。
宁喜问公孙无地说:“你这次前来,是谁主使?” 公孙无地瞪大眼睛大骂说:“你倚仗功劳专权放肆,作为臣子不忠,我们兄弟特为国家诛杀你,事情不成功,是命运。难道是有人主使吗?” 宁喜发怒,把公孙无地绑在庭柱上,鞭打至死,然后斩首。
右宰谷听说宁喜擒获贼寇,夜里乘车前来询问,宁氏刚开门,公孙免余率兵正好赶到,乘机而入,先在门口斩杀右宰谷,宁氏堂中大乱,宁喜惊慌中急忙问:“作乱的是什么人?” 公孙免余说:“全国的人都在,何必问姓名呢?” 宁喜害怕而逃,公孙免余夺剑追赶他,绕着堂柱追了三周,宁喜身中两剑,死在柱下。
公孙免余杀光宁氏全家,回报献公。献公命令取来宁喜及右宰谷的尸体,陈列在朝堂上。
公子鱄听说此事,光着脚入朝,抚摸着宁喜的尸体,哭着说:“不是国君失信,是我实在欺骗了你,你死了,我有什么面目站在卫国的朝堂上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