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 (第4/5页)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辽东经略杨镐”
太监那特有的尖利的嗓音穿透整个沈阳经略府衙门,更把杨镐的心给刺的冰冷一片。
整个圣旨到底说了谢,神情恍惚的杨镐其实并没有完全听清,但是最后的那条要押解他回京的那句话,他是听清楚了。
杨镐,回京以后将会非常的凄惨。如此败仗,肯定是要拉出一个人来问罪的。但是这次战败,最大的责任真的是吗?
不杨镐不认为是。四路分进合击之策,如果不是被女真人侦知的话,一定能够取得成功。军中一定有人出卖了大明,将的行军计划全部透露给了后金,才导致这场大败。而这个人是谁,杨镐心中已有怀疑对象。
但是杨镐没有想过的是,这里是辽东,是女真人占据着地利和人和的地方。女真人的密探遍布四方,即使没有内奸透露,如此大规模的大军行动,是很难绝对保守住秘密的。
最重要的是,大明军队在辽东汉人当中的声誉也极差,很多情况之下,辽东汉人对待大明的这些祸害不浅的大明士兵是恨之入骨。这也导致他们在这里,根本没有太多的人和可言,使得其对后金的布置因此而毫无所知。
三百三十二章辽东之败,谁的责任?
三百三十二章辽东之败,谁的责任?
三百三十三章大明=战略白痴
三百三十三章大明=战略白痴
萨尔浒之中,杨镐所制定的分进合击之策从一开始,便存在着巨大的隐患。而汉奸的出卖,只是让他败得更惨而已。
“罪臣领旨谢恩”
杨镐老老实实的接了圣旨,被太监后面的士兵下了官帽,押解起来。其实杨镐这个时候,并没有太害怕,因为他以在京中的关系,最终是能保住的性命的。至于坐牢,朝中有人,即使身陷牢狱,也只不过是当做是换了个养老之所。
“敢问这位公公,接替我的人是谁?”
在临走之前,杨镐看似随意的问了一句。
“杂家听说是熊廷弼。”这个太监在一张五百两的银票的诱惑下,回答了杨镐这个阶下之囚的问题。
“是他呵呵如果他能够在这辽东主事十五年,或许可以永绝辽东边患,可惜哎”
杨镐一听是熊廷弼从新经略辽东,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道。然后,环视在场的众总兵,意味深长的说道。
“熊廷弼此人颇有才干,但其以防代守之策略太过偏颇,也太过耗时。如朝廷能够容忍他十数年,或能取得奇效。可朝廷风云变幻莫测,我猜其经略辽东必不能长久,最终会因耗时太久,而被撤换。
辽东策略频繁变幻,绝非朝廷之福,最终可能会使得辽东局势彻底崩坏。此为我欲一战平辽的最终设想。可惜,朝廷太过着急,频频催促出兵,使得我无法集中兵力。而分兵合击之策,又因奸人出卖大军行程而遭此惨败。”说道这里,杨镐愤怒无比,声音不自觉的狠戾了起来。“待熊廷弼到任,尔等定要告诫他提防建奴之连襟。万不可重蹈我之覆辙。”
众总兵面面相窥,不知该如何回答这位必定会失势,甚至会被问死罪的前辽东经略。最终还是在贺世贤,梁仲善、朱万良的带头下,答应了杨镐的要求。无论如何,杨镐也曾是他们的上官。
就这样,杨镐被押解进京问罪。不过,也正如他所料,在亲朋的积极奔走之下,杨镐还是留下了的性命,比之熊廷弼的结局反而是好了很多。
“他真的这么说的?”
八月初三,被再次起用的熊廷弼刚刚到达辽东,便开始大刀阔斧的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
首先,招抚流民,还乡生产。积极恢复沈阳辽阳以南地区的生产,使得众多百姓得以存活,仅此一项,便救活了数十万百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