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 (第3/4页)

、高顺,还有几个推心置腹的交好兄弟:李肃和文聘,关羽暗中不断的增强着自己的人脉为自己将来不断的谋划着,这一点谁也没有注意到,董卓一直把关羽当成自己的人加以利用,其他人更是不能怀疑关羽,因为现在谁都知道关羽在董卓身边多年深的董卓的信任。

就这样关羽不断的在军中培植自己的亲信,不断的对军队进行着渗透,而与此同时董卓却不屑于此,董卓将目标继续锁定在对皇帝的“废立”之事上来,之前由于丁原的反对董卓废立之事得到搁浅,这下丁原已亡,董卓将丁原的势力彻底铲除,废立之事再次提上了日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董卓欲行废立之事就必须得将自己进行一下提拔,现在他的名爵不过是西州刺史,官职再大充其量不过是一地方豪强的名号,现在自己已经入主京师了又值新胜,所以该为自己谋划一个合适的头衔了,董卓经过再三思虑决定自封前将军(正一品),领尚书事,封弟董旻为左将军、鄠侯,封关羽为后将军、右中郎将,其余各路将领均得到提拔,自此关羽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正二品正牌将军,关羽又擢升李严为讨掳将军,张辽为扬威将军,高顺为骁骑校尉,皆归到自己门下听令。

董卓准备完毕便准备召集众臣继续商议废立之事,这次议会的地点仍然安排在温明殿,依然召集朝中的重臣,什么司徒王允、太尉杨彪、太傅袁隗、尚书丁管、侍中周毖、蔡邑、城门校尉伍琼、司隶校尉袁绍等大臣皆被召至,董卓身边有女婿李儒在场,温明殿上空再次升起了紧张的气氛。

董卓见众大臣到齐谓众大臣道:“前番吾欲废少帝立陈留王为君遭到了逆贼丁原的反对,现在丁原以除,朝廷在我,吾当立行霍光、伊尹之事废少帝为弘农王,立陈留王为天子,以正天下,诸位以为如何?”

董卓说完只见诸大臣各个面面相觑,一时间没了主意又不敢声张,在那里如坐针毡一般,又好似“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董卓一边看着众大臣一边不禁好笑,心想:这群老家伙我看你们怎么办?董卓正在得意,这时一人起立道:“自古以来废长立幼乃大逆不道之举,何况当今圣上无过于天下何故废之?如此废嫡立幼岂合天理?”众人视之,说话者乃司隶校尉袁绍也!

董卓见袁绍当场反对不禁大怒:“吾要做的事岂容别人说不?事在我容不得你说不字,汝是不是想知道知道吾剑的厉害?”董卓一边说着一边讲自己身上的佩剑突然拔起,指向袁绍,众人见状无不惊恐万分。

正文 第115章 废立风波

第115章 废立风波

“汝剑厉吾剑亦未尝不利!”袁绍一边说着当即也拔出了佩剑,二人在厅堂之上当下对立开来,谁也不肯退让半步,众大臣见状急忙前去劝阻开来,太傅袁隗上前拉着董卓好生劝慰,袁绍见状遂甩开袖子扬身而去,董卓怒火中烧便要发飙怎奈朝中重臣争相抚慰,这才让他的怒火稍微平息了一下,董卓谓袁隗道:“今天若不是看你的面子,我早就将他碎死万段了!”

“是、是、是,将军大人有大量,千万别跟小侄一番计较,他年幼无知还望将军宽恕才是!”袁隗继续恭维着说道。。。

董卓闻后“哼”了一声随即甩身离开了温明殿。

袁绍当即与董卓闹翻深知此地不可久留,遂悬门东节,引兵投奔冀州而去,董卓闻袁绍逃跑找到侍中周毖、校尉伍琼商议对策,周毖谓董卓道:“袁绍与主公闹翻了脸,怀恨而去,如若追赶图之的话,恐怕逼之愈急的话袁绍会起兵相攻,袁氏四世三公,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如果袁绍被逼无奈起兵,只要高声一呼各地便会纷纷响应,到那时整个崤山以东便会揭竿而起,主公若是图之就费劲了!”

“周侍中说的没错!袁绍多谋无断只需给他安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