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出奇兵收复失地 (第1/4页)

刘文昌出师不利,连续两场战斗均以失败告终,这让他感到颇为沮丧和焦虑。面对如此困境,他当机立断召集了麾下所有将领前来共商破敌之策。然而,此地地势险要、地形复杂多变,众人苦思冥想良久,却始终未能想出一个行之有效的应对方法。

此时,张景山站出来提出建议:“既然此处地形易守难攻,不如我们分兵把守各个重要通道,将贼寇死死困住,使其无法逃脱。”但赵点水对此表示强烈反对,他高声说道:“不可!那贼兵一路烧杀抢掠,已占据众多州县,获取了大量钱粮物资,可谓粮草丰足。若采取长期围困之法,不仅耗时费力,而且我方自身的资源也难以支撑长久消耗。依我之见,应当多派遣探子深入山中探寻,寻找多条可供进军的道路,并组织精锐部队发动奇袭,方为上策啊!”

刘文昌默默听着众将的争论,眼见大家讨论许久仍无定论,他终于忍不住开口说道:“诸位所言皆有道理。不过,经过这两次激战,虽说我们不幸落败,但好歹也探知了贼兵的主力如今已然尽数集中于这座大鄣山上。如此一来,可以推断出歙州各县的城池防务必定空虚。因此,我心中有一计——派出一支奇兵迅速出击,趁虚而入,将那些沦陷的州县逐一收复。一旦得手,贼兵定然会惊慌失措,他们势必会选择主动突围以求自保。而只要这些贼人离开了他们赖以依存的巢穴,那么这场战事对我们而言将会变得容易许多。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司马跃听闻后,毫不犹豫地颔首称是,并激昂地说道:“此主意甚佳!据我方所获情报,那贼兵不过区区两万余人罢了。且观其主要将领皆已在此处现身,如此一来,便可确凿无疑地证明敌军主力已然于此集结。眼下,正是我等一举收复失地、重振山河的绝佳契机啊!”

一旁的章顾义亦深表认同,附和着言道:“诚然,此计实乃上上之选。倘若能顺利收复这片失陷之地,而后迅速重建各地之秩序,再将此事呈报给朝廷。届时,圣上必定龙颜大悦,对我等施以嘉奖。如此一来,便能成功堵住那帮隔岸观火、冷眼旁观之大臣们的悠悠众口,令他们再也无法搬弄是非。毕竟,真正令吾等忧心忡忡者,乃是朝堂之上那群坐等看咱们出丑之人呐!”

听完二人所言,张景山微微点头,表示同意此计。然而,他的眉宇间仍难掩一丝忧虑之色,沉凝片刻后缓缓开口道:“诸位所言极是,此计固然精妙绝伦。但切记行事务必严守机密,切不可走漏半点风声。此外,对于此地之军事部署,亦需慎之又慎,务必做到天衣无缝,万无一失,绝不容许任何一名贼寇有机会逃脱升天!”

刘文昌见众人皆表赞同之意,遂朗声道:“实不相瞒,此计吾已深思熟虑许久矣!诸位且听我细细道来。那赵点水对于歙州各处可谓了如指掌,昔日为追寻廖封与钱四方之踪迹,其足迹几乎遍及此地每一角落。正因如此,此次我特意向圣上恳请将他调来共商大事,便是看重他熟知此间地形地貌这一优势。如今之计,吾欲遣他率五千精兵悄然潜入歙州,以图收复失地。然为防敌察觉我方真实意图,当下之大营仍需维持原状。明日,咱们可续派一军深入山谷挑衅敌军,持续滋扰,使其不得安宁。至于需固守之地,仅两处而已。其一,贼军极有可能觊觎歙州,而我方大营正扼守于通往歙州之路口,彼等纵有通天彻地之能,亦难以逾越;其二,则是沿歙州与睦州交界之处南下直入歙州之道,于此,吾亦会派遣一队人马镇守要冲,断不容贼军通过。至于其余东北两面,即便借贼军十个熊心豹子胆,想必亦是不敢轻举妄动。”

听了刘文昌详细的计划,大家再无异议。当夜,赵点水就领着五千兵马悄然离开大营,直奔绩溪县而去,因为绩溪县孤零零在歙州北部,离大鄣山也是最近,赵点水想先收复了,再南下歙州。

次日一早,刘文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