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 (第1/4页)
设想或者说梦想变成现实。所以我们现在的方向要变,飞行队要建立,厂区要建立,但是规模要缩小,要从生产型向研发型转变。未来的空军要有二所高等学府,一个是空军大学,这个是培养合格的空军军人的;另一所是空军工程大学,就是培养空军技术人员的。”
正文 第310章 整军经武(二)
王振宇在那里手舞足蹈的讲着未来关于空军的设想,而几位工程师也似乎对此很感兴趣,他们从来都没想过这么一架普通的飞机可以发展成一个独立的军种甚至是系统。
“是的,未来的中国空军绝不是某一个军中的附属,陆军是可以有自己的陆航团,海军可以有自己的海航兵。但是咱们的空军也是一个大系统,你们不仅有战斗机群,轰炸机群,侦察机群,还要有自己的空中运输机群。更为重要的是,你们还要有自己的空降师。。。就是那种从天而降的步兵,他们可以直接进入到敌军坚固防线的后面作战。组建这支空军的军事主管人选我都考虑好了,还是孙副主席亲自chayexs。。chayexs。推荐的,杨逸仙,一个美国华侨,人家可是这方面的行家。而你们四位的任务就是组织一批技术人员和办相关的院校,等到民国六年,我就组织你们去欧洲学习。空军和别的军种不一样,我的计划是用十到二十年见成效,所以不要急,要走好走踏实每一步,这才是关键。至于经费问题,咱们不怕花钱,但是要花对地方,我会逐年加大投入的,你们大可放心。。。”
这边王振宇在为如何把钱花掉发愁,在保定,一个名叫曹锟的家伙正和北洋军阀中最反动的吴佩孚同学在为如何找钱来花而发愁。
袁世凯还在世的时候,曹锟那可是老袁手底下的红人,北洋第三师也是北洋诸多王牌中的王牌。那个时候,别的军队只发四成饷,第三师则发六成。老袁一要出兵打仗,首先想到的也是第三师这帮子人。毕竟第三师能打不是吹的,整个北洋没人敢不服。
但是三师一出谁与争锋的规律在四川让蔡锷打了个粉碎,护**面对四倍于己的北洋军,在后援不继等诸多不利条件下,奇计百出,积小胜为大胜,硬是一点点一点点的把曹锟等人的优势给扳平了。曹锟都差点命丧蔡锷之手,一度被围在绝地不得脱身,而吴佩孚也是在此役一战成名,他没有听从冯玉祥的劝告,亲自组织敢死队杀入重围,趁着混乱把曹锟从包围圈中抢了出来。曹锟对此自然是感恩流涕,事后和吴佩孚结拜为生死兄弟。
但是败了就是败了,等到老袁死后,元气大伤的第三师乖乖的从四川退了出来,经陕西回到了保定驻地。而这个时候北洋已经轮到段祺瑞当家了,曹锟跟段祺瑞可没什么好交情,跟冯国璋的关系到是非常不错。可偏偏老冯在南方兵败被俘,三十万大军灰飞烟灭。后来虽然给王振宇放了回来,却已失去了实力和威望。
原本依着老曹的性格,无非就是对段祺瑞服个软,然后规规矩矩在段祺瑞同志领导下混饭吃就是了,可历史偏偏还安排了陆建章这么个人物出场。。。
算起来,陆建章也曾在袁世凯面前红过一段日子。用戏文里的话来说,爷也曾是紫禁城中跑过马的人。历史上陆建章在北京兵变中曾护驾有功,而随后又替袁世凯编练新军,执掌京师军政执法处,统帅三省军队会剿白朗起义军。袁世凯时代的许多重大事件中你都能看到这位陆建章的名字,而陆建章同时还是冯玉祥的舅舅,几次挽救冯玉祥的政治生命。
在成功镇压白朗起义军之后,陆建章终于开牙见府,出任陕西督军,这要是搁在前清那就是封疆大吏了,这位置一坐还就是二年多。
世上的事务注定是不断变化的,民国五年,护国战争爆发,陆建章麾下的第十六混成旅冯玉祥部奉命划到曹锟麾下入川作战。而他身边只留了陆承武一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