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 (第2/4页)

三个问题是民生的问题。我们希望的主旋律是以下几点,你们不用记录,等下陈秘书会给你们一份资料,我这里找你们来谈只是希望引起你们的重视。”

王春玲和陈公博自然是合上笔记本听王振宇继续说下去:“我们要实现的目标是第一在**问题上,我们要**不要**,但是强调**建设需要过程,需要大家努力,反对一步到位式**,强调制度建设,反对圣人政治和个人崇拜,这也包括我。第二是在民族的问题,不要搞什么多数民族少数民族了,生活在中华民国领土范围内的就是中华民族,这点参考一下人家美利坚,强调民族平等,反对区别对待。第三是在民生问题上,农村的改革必须推行,农业走向农场化,封建宗族制度要打破,原有的户籍管理变为户籍服务,户籍限制要取消,要让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脱离农业进入到其他产业……”

正文 第406章 改革布局(四)

在接见了王春玲和陈公博的次日,王振宇连续五个晚上都在接见南京方面来的要人,其中有同盟会系的胡汉民,光复会系的蔡元培,进步会系的梁启超。此外还有国民政府政务院总理熊希龄以及章太炎、陈炯明。

这六个人与其说是接见,不如说是谈判。而且实际上这次接见是胡汉**动要求的,在孙文被迫病休之后,同盟会系遭到了沉重打击,章太炎领导的光复会系立刻表现出了咄咄逼人的态势。胡汉民这个时候才意识到,同盟会系离不开孙文这样一个核心领袖。好在章太炎志大才疏,或者说比较理想,在同盟会系势弱之后居然直接来挑战王振宇。这让王振宇很是不满,紧跟着光复会系遭到了王振宇的打击。但是同盟会系上下却依然盼望孙文复出,而王振宇则和这班官迷不同,他考虑的问题已经升华和超越了这个层次了。

农村问题的改革离不开政府的支持,而章太炎和光复会系代表的是江浙财阀的利益,一直以来他们都是反对土地改革和农村改革的。而同盟会虽然也反对,但是他们代表的是南洋财阀的利益,相比之下就没有光复会系反对的那么严重。这也使得王振宇在刺杀事件之后再次决定和同盟会系建立合作关系,至于熊希龄和梁启超他们领导的进步党系,实在是缺乏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现在的那点声势也是王振宇照顾得来的。不过没关系,王振宇要的就是有这么一帮子人在政府系统中替自己摇旗呐喊,此外还有王振宇自己的嫡系,这个派别是在陈绍等人组织下崛起的,人称国社党系。

汪精卫刺杀事件发生之后,原本的**之内矛盾日趋剧烈,王振宇在上次党务会议上就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这次接见六人时第一句话就是:“日子总是要过的,兄弟合在一起过分开过都是要过的。既然你们在南京觉得合在一起合不下去了,那就分开过,各组各的党,愿意联合执政就联合,不愿意想单独的执政的就单独执政,执政不了的就下野,履行**监督职能总是好的。”

第二句话则是:“国民政府主席还是要让有名望的人担任,这样在政府的改革中,政务院的独立性进一步加强有了理论基础。同时则是让国民政府的威望进一步提升,所以我考虑孙文孙先生在病体痊愈之后继续担任这个职务。至于我叔叔,他现在只是代理主席,所以你们不用操心他的问题。”

接下来几天就有的忙了,这六个人可不是王振宇的什么忠诚下属,严格意义上来讲他们只是王振宇的合作伙伴。现在的政局走到了利益再次分配的地步,大家自然是撸起袖子要一争短长了。于是长江饭店这座24层的望江大酒店进入到了一个空前繁忙的时刻,所有政治派系的精英纷纷离开南京来到这里。几乎是彻夜不眠的讨论和研究,一个个涉及国民政府改革的方案纷纷涌现出来。。。

这才是王振宇想要的状态,虽然知道历史走向,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