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 (第3/5页)

己赏赐来了,原来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儿!顾错心里颇为怨念,四阿哥闲着没事说这些做什么?这种事安在自家身上不就完了?平时挺精明的人,这回怎么有点傻啊?

瞟了一眼四阿哥,顾错说道:“皇上,这些军国大事儿您应该问您的大臣吧?‘食君之禄,终君之事。’臣女又不懂这些的……”

康熙一听,说道:“哦,你不懂吗!你能看的这么深远,甚至会联想到百年之后会怎么样,还说不懂军国大事?再说你也有俸禄的……”康熙盯着顾错,两眼冒着精光。

“皇上,我……我还没领过俸禄呢!”看看皇上的脸色,顾错还真看不出喜怒来,再看看四阿哥,居然像老僧入定一般,直把顾错气得七窍生烟,到底怎么也得给个信号啊?怎么就这么把人给卖了还有理了!再瞅瞅义父,还没等看出什么来呢,皇上说道:“你挨着个的看什么?朕问你话呢!赶紧回话!”

顾错顿时苦了脸“皇上。臣女真地不明白呀。这要是说错了。您一生气再把我拉出去‘咔嚓’了。我吃饭地家什就没了。我还没活够……”

不知何处传来“嗤嗤”地笑声。在这个场合能笑出来地想来是太子。皇上也忍不住莞尔。随即板了脸:“你这个丫头。满嘴胡吟,朕是那无道昏君吗?”

“那臣女要是说错了。皇上也不能怪罪!”

“行了!朕准了!一贯会讨价还价!”

顾错不知道什么时候赚了这个名声。她嘻嘻地笑着掩饰着内心地紧张:“那臣女就姑妄言之。皇上也姑妄听之。祖宗家法不是规定了八旗子弟只允许从军入伍吗?那就让他们入伍好了……”

一个七十多岁长胡子官员说道:“这算什么主意?”

皇上一挥手“明珠,听她接着说!”

顾错瞅了明珠两眼,原来他就是纳兰性德的父亲,七十多岁的人了,还不肯回家养老,真是个官迷!

纳兰明珠据说才华横溢,能言善辩,以至于后来发展到独揽朝政,贪财纳贿,卖官)爵,被郭秀参劾这才罢政,但是他深得康熙皇上地宠爱,就如同乾隆时的和绅一样,在皇帝的眼中,太平世贪污点银子不算大罪,但是他现在也没有那么大的权利了,估计是属于靠边站的那种……

顾错接着说道:“咱们大清承平日久,八旗子弟从龙入关之时的威风已经荡然无存了。所以很有必要拉出去练练兵……最好能到东边的高丽国去练练……”

顾错刚说到这儿,明珠身旁的一个老臣怒道:“信口雌黄,一派胡言!皇上‘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岂能听小孩子三言两语地就用兵?就算用兵,又岂能师出无名?”

看着这个说话的老头,不比明珠年轻多少,顾错一撅嘴说道:“谁说师出无名了?高丽国到现在还沿用前明的官服官制,心念旧主,难道不应该讨伐吗?或者这位大人你收了高丽国的什么好处?要不然为何急急忙忙出来替他们国家辩白?”

老头气得手直哆嗦。康熙皱眉道:“错儿,不得对王师傅无理。你说高丽国真的还在沿用前明旧制?”

“当然了!皇上不信可以派人去查,就连他们的官衣官帽款式都是都是前明的……”

王师傅插言道:“皇上,孔子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高丽国既然是咱们的附属国,每年都有岁贡,咱们大清岂能言而无信,要知道‘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呀皇上。”

这个迂腐地老头子,肯定收了高丽国给的好处!那些不要脸的高丽棒子几百年后就连华夏传统的端午节都盗了去,说是他们高丽的传统节日呢!不趁着大清现在国力强盛地时候教训他们一顿还待何时?还有那个发动侵华战争的小日本,最好能鼓动康熙帝出兵灭了他们……

想到这儿顾错气道:“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