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2/3页)

路线走,谁知由于李老中间的停顿,路线已经乱了套。李皓越来越发觉不对,以前爷爷只能放出静态的虚幻,但这次怎么能放出动态的来。李皓明白自己上了当,回到当初李老在那里喘粗气的地方,又开始按着路线从新走。

果然又追上了李老。这时李老停了下来,抚掌笑道:“不愧是我李家少家主的孙子。哈哈……”李皓摸了一把汗,唏嘘一阵。“还是爷爷教导的好。”李皓趁机送上一记马屁。马屁人人爱接受,就算是李家现任家主的李老也是欣然收下。

李老在树阴下歇息了片刻,毕竟是老了,体力也有点跟不上。才转了几圈,就有点累了。李老吩咐李皓把柳元,柳老请过来,说是再和柳老下一盘棋。好嘛,整天就是下棋。(求收藏!)

第二十一章 是谁?

到了晚上,庄雅又把李皓拉到厨房,当庄雅的下手。像累傻小子一样,把李皓累的浑身没劲后,饭菜算是做完了。当然还是李皓端菜,庄雅把李老他们喊过来吃饭。幸好,饭并不是太多,三菜一汤而已。要不然,李皓就没劲吃饭了。

欢天喜地吃完了饭,柳元和李老早早地睡觉,清风和山本一又比试了三盘后,便带着山本一去客房认路去了。李皓见已经只剩自己两人,双手便开始不老实起来。右手摸向庄雅的腰部,左手摸向庄雅的脖颈,并慢慢向下滑落,探进庄雅领口里。

庄雅娇嗔一声,便跑进自己的小楼阁里,李皓紧跟其后。到了庄雅粉红系的小闺房后,庄雅甩掉鞋子,站在床上,慢慢解开衣扣……

第二天,累了一晚上的庄雅早早的爬了起来,为六人做起了早餐。从二十一世纪开始,小康家庭的早餐偏向西方化。不是吐司牛奶就是七分熟鸡蛋和吐司牛奶,李皓对此很无奈。

而今天早晨庄雅做的早餐则是北方的名吃:胡辣汤,对胡辣汤,又名糊辣汤,是中国北方早餐中常见的汤类食品。常见于街上的早点摊点,其特点是微辣,营养丰富,味道上口,十分适合配合其它早点进餐。

胡辣汤的历史,说法较多。因为其主料胡椒自唐代才传入中国,故尽管民间有胡辣汤创于周代和曹魏的传说,其产生的上限不应早于唐。

北宋定都开封,商品经济有了长足发展,而民间小吃也随之兴盛,花样百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当时流行的医药著作都认为,在食物里加入辛温香燥药物有益行气,故辛辣味食品颇为流行。一种结合了具有醒酒消食功效的酸辣汤的肉粥,成为胡辣汤的雏形。明朝嘉靖年间。当时,阁老严嵩为了讨皇帝欢心,从一个高僧手中得到一付助寿延年的调味药献给皇帝,以烧汤饮之。该汤美味无穷,龙颜大喜,命名为“御汤”。明朝亡后,御厨赵纪携带此药逃至河南逍遥(今西华县逍遥镇),将此方传到了该地。该地人因此汤辣味俱全,遂改名为“胡辣汤”。

而河南的胡辣汤的做法:先将红薯粉条和切碎的肥猪肉放入铁锅里炖,同时加入花生仁芋头山药金针木耳干姜桂仔面筋泡等。待八成熟后勾入适量精粉,注意搅拌。然后兑入配好的调料及花椒胡椒茴香精盐和酱油,略加食糖少许,一锅色香味俱佳的胡辣汤就做成了(据说正宗的还要加药材,具体配料不得而知。)(感谢度娘)还有李老爱吃的大饼。此处的大饼并非北京的大饼。这里的一张大饼,已够六人吃的了。而胡辣汤每人一碗。庄雅制定的是:一三五胡辣汤,二四六豆浆,而星期天则是吐司和牛奶,当然还有七分熟的鸡蛋。

其实这胡辣汤,李皓从小就喜欢喝,但自从去了国外,就从没喝过了,所以李皓现在有一种真正回家的感觉。李皓在众人惊异的眼中喝完了第三碗火辣的胡辣汤,和几乎一半的大饼后,毫无形象地打了个饱嗝。见众人看向自己,尴尬地笑了笑。

就这样,早上李皓在一旁看着柳元和李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