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部分 (第2/4页)

刘晔也是有着将他们中良善收为部曲,故而也未下达尽量杀伤对手指令,所以此战也仅是让对方伤亡数百人而已。

一份捷报以及一封颇有些出乎他意料的洛阳信报,让刘晔喜忧参半,立时便召来众多属下商议。

商议的当然不是太史慈的论功行赏以及关于招安东海贼的下文了,这些刘晔是在与他们商量好以后,按部就班地早有安排的。

“此等大事,况洛阳现今仅有这少数百姓,今大半愿意迁离,岂非再置朝廷于尴尬位置,以后极可能再因粮食问题生变故?这等事情又怎会得到天子肯?”

张昭与议事厅中几人一样,刘晔的“缓迎天子”策略他们都是清楚地,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曹操最终能迎得天子之上。有这等再行迁民之事,洛阳城中局势便会激化到无法复加地步,至于天子最终是何结果,谁都难以预料……

“子布应知主公先时已有言解释,却是因为洛阳百姓与朝廷所派之贪得无厌之官吏生冲突,不堪重压下故而全数投于田、赵两位大人手下,无论如何劝解都不愿离开,这等情况下无论两位大人作何努力,都改变不了朝廷中那些小人势力将目光转移到自己身上地结局!如此一来,情愿离开,而难以舍弃本就是洛阳现今五千兵马主体所在之百姓,求问于主公,这也是正常之事。”

糜竺倒是认为这种情形的出现是属于必然,对于刘晔极早便叫田畴与赵明领兵离开,以防变故地远见更是佩服不已。一时间他不能想到对策,便先将这等情形说明,以表述二人并非有意如此,实际情势所迫而已。

“然则天子脚下行迁民之事,此于礼于法皆不可容,若有人以此事攻击于主公,那又当如何?”

陈群跟随刘晔将近两年,渐渐更像一个谋士而非只是作主管文书之大主薄。刘晔属下们的乐意进取和表现自己,求得更上位的风气,也是渐渐成形,他们各有各的观念,看问题的出点当然又有不同。

“既然事情已经生,如何尽快作出决断,防止再生枝节便是当务之急,诸卿以为这请示,本牧是答应与否?”

刘晔的问话清楚地表明了他仍旧是那般并不在乎形式上的诸如道义。礼节问题,他关心的依旧是自己应当禀持的态度。

当最终结果出来后。无论是哪种,都是可以找到合适地托辞,以显示名正言顺,或不得已而为之。这就是明示了陈群,使他更清楚地明白“官字两口”的真义如何。

“如若天子真能准许,或这其中便另有我等不知之隐秘,迁与不迁都可由主公一言而决。现今洛阳确实也容不得田、赵二位大人留下。只需早作决断。使其能早日脱身即可。”

自己没有多少实力之时,何谈于护驾天子,还天下太平?这是刘晔先前所说过地自己看法,对于这点,谋士们当然也是持着赞成态度的,初归不久的孙乾虽然第一次出使之事未能完满,却在随后两月的日常工作中得到了包括张昭、糜竺等人在内的众人赞许,最终被刘晔收为心腹之人,相对于别人。他看问题倒是简单之极,只想着能够使刘晔不吸引于天下人之目光,成为顾忌之焦点所在即可。

“便如众卿所言。洛阳城中矛盾局势不可调和,而天子能够私下同意这等算是置其于不顾之建议,个中隐秘也不能尽数知之。若同意,则吾尚需派出使与曹兖州联络,使其能够配合放行,若不同意,只怕远隔于千里,其地情势并非我等所以料得……”

这实际上本就是一个两难的选择。无论选哪一样。对于刘晔的名声而言,都有一些损伤。当然是指在士族中。从自己属下那里已经得到了他们并不在意刘晔如何选择,只是就事论事,而不坚持一种意见地态度,刘晔已经心中有底,只见他沉吟少许时间后,便朗声道:

“田畴与赵明二人,先时尽为本牧所考虑,虽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