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部分 (第3/5页)

的物件,还不如去狗市上呢,没准还能淘换一两件好东西。”

刘宇浩淡淡一笑,继续埋头吃饭去了。

在这一行久了,对其中的门道刘宇浩也摸得很清楚了,这种空穴来风的消息一般都是那种古玩捐客们放出来的。

未必像那个男子说的那样一件包老的物件都没有,但也不会像光头佬说的那样有精品。

谁知,光头的下一句话就引起了刘宇浩的注意。

那光头佬嘿嘿一笑,道:“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咱哥俩去凑凑热闹呗,听说今天又翡翠圣手刘宇浩的一件狻猊挂件要参加竞拍,我还没见过刘宇浩的作品呢。”

我的作品拍卖为什么我不知道?

看藤轶向自己投来了征询的目光,刘宇浩很无辜的摇了摇头。

我勒了个去的!

这个世界还真是奇怪了,刘宇浩从来都不记得自己在什么时候琢出过狻猊挂件的,那么今天送仙桥古玩市场将要拍卖的那个挂件又是哪里来的呢?

“藤轶,咱们下午也去送仙桥古玩市场玩玩吧。”

“不去,我要保养车,你自己一个人去得了。”

藤轶说的是老实话,刚买的新车,第一天就已经跑了两千多公里了,这个时候做第一次检查对汽车来说非常重要。

刘宇浩淡淡一笑,摆手道:“好吧,我自己一个人去。”

可送仙桥古玩市场究竟在哪呢?刘宇浩一头雾水。

正好,那两个男子也吃完饭了准备离开,刘宇浩大喜,咱不知道路还不会跟着走嘛。

好嘞!哥们去竞拍自己的雕件去咯!

第0636章 茶馆来的拍卖【活动更2】

两个人一个是特战大队菁英,一个身怀八锦异能之术,想跟着俩普通人而不被发现简直易如反掌。

只不过刘宇浩想利用这会的时间去见见李璐梅的想法估计是泡汤了。

唉!谁叫哥们命苦来着,看拍卖完了以后有木有时间吧。

渝市这个地方恐怕是全国茶馆文化之最了,但渝市的茶馆文化不是杭州的那种品茶文化,而是一种“龙门阵”。

渝市人品茶醉翁之意不在酒,大家三五好友聚在一起唠嗑打屁,说说笑笑,偶尔还争执一两句,但却不真的红脸。

著名的教育家黄炎培访问渝市时,写了一首打油诗描绘渝市人日常生活的闲逸:“一个人无事大街数石板,两个人进茶铺从早坐到晚。”

教育家舒新城也写到,20年代成都给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人们生活的缓慢节奏,茶客人数众多,他们每天在茶馆停留时间之长让他十分惊讶,“无论哪一家,自日出至日落,都是高朋满座,而且常无隙地。”外国来访者也注意到了这种普遍的休闲文化。

如地理学家g·哈伯德也发现成都人“无所事事,喜欢在街上闲聊”。这就是20世纪初成都人日常生活的景观,人们似乎看不到近代大城市生活的那种快节奏。

正如一个茶铺兼酒馆门上的对联对人们的忠告:“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力苦,劳心苦,苦中作乐,再倒二两酒来。”

在街头摆赌局的地摊主也以其顺口溜招揽顾客:“不要慌,不要忙,哪个忙人得下场?昨日打从忙山过,两个忙人好心伤。一个忙人是韩信,一个忙人楚霸王,霸王忙来乌江丧,韩信忙来丧未央……”

这些话把渝市鼓励悠闲、讥讽忙人的生活态度,表现得淋漓尽致。

光头佬和他的那个朋友最终“带着”刘宇浩和藤轶来到一处整个用竹排搭建的地方,环境只能用脏乱差三个字来形容。

但这个地方胜在四处“通风”,不用人放哨便已经能看到两里多路外的情况了,如果有执法机关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