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 (第2/4页)

怪我,这家终归一日是你们的。”

吴老太君此话深意,韶槿怎会不知,便磕了三下头,道:“谢祖母为孙媳妇着想。”

不过吴太君却又淡淡一笑,道:“但我当日,把最得意的两个丫鬟给了谦儿,确实是想给他做通房的,但你倒大胆,雷厉风行地便把她们嫁了。”

韶槿只低头不语。

吴太君却放下手中念珠,道:“我老了,不懂你们年轻人了,但其实,给男人纳妾也是为了管住他。既然如今你能不靠这抓住他,也便罢了,免得以后,再多作孽。”吴太君说着说着却微微合上了眼,竟是倦了。

韶槿知道,如今的吴太君,是真的老了……

正文 徐家光景

。66721。() 徐述在家中那日听了杨氏的转述后,越想越是不安,杨氏干脆便给他出了个主意,让他寻杜大人去,不让徐子年改姓,还说那燕北王家虽是厉害,可王氏毕竟是女子,无父母之命便成了婚,便算是奔,若他二人愿意回家,补上婚书,他们便愿做主婚人,承认王氏是徐家媳妇。徐述也是夫为天的思想,心想徐子年自己再不愿归家,应该也怕妻子背上一个不好的名声。

这日徐述便着人包了两大箱礼物去了杜知府那。谁知他和杜知府诉了一堆苦,原以为杜知府和他也算得上儿女亲家,好歹也会为他说上几句话,谁料杜知府只是笑嘻嘻地边听他说,边喝了一杯又一杯徐述带来的黄山毛尖,道:“好茶好茶。”

见徐述面有难色,半晌,杜知府才说道:“徐大人,虽然韶兰未嫁,但她成为我家媳妇也是迟早的事儿,你我也算是儿女亲家,你我又都在大名府共事了这么多年,我拿你是当自己人看的,所以才同你说,这件事你办的糊涂,糊涂至极。如今这大名府,谁人不传将当日徐大人你是拿了儿子的铺子,还不愿替儿还一笔急债,将人赶出去的。如今听闻他娶了门贵亲,却又想将他叫回家。”

“这……这……这是谁在胡言乱语。”虽知这是实情,但徐述面上总是过不去,仍要替己辩驳一下,道:“子年叛逆,已是多年,只是眼下他这般目无父母,又成了婚,我挂心我将来的孙子也便成无祖宗之人,这才急急想唤他回家。”

徐述满心以为这是徐子年在外编排他,对他成见更深,可这事却真非徐子年所为,徐子年不过想脱离徐家,一刀两断干干净净,也没多想过他人会如何说。可杨氏向来待下人小气苛刻,徐述如今又占着个好官职,想要当大名府通判的是大有人在,因此这事从徐府下人流传出去,慢慢在市井传将开来,又有用心刻意的人再传说的故事性一些,这徐大人的名声便一落千丈了。

杜知府摇摇头,道:“徐大人啊,我怎会不知你的性子,你本是翰林出身,最是清贵。只是人言可畏哪,这事闹成这般,如今连我也觉得面上无光哪。”

徐述想了想,道:“所以,只要那孽子回了家,这些谣言不就平息了么。听闻他还特意来知府大人这边说什么要在户籍上改姓。这……当年急子曰:‘“为人子者,以从命力孝。弃父之命,即为逆子。世间岂有无父之国,即欲出奔,将安往哉?’他再如何,也是我徐家的血脉!”

杜知府却叹了口气,道:“徐大人,此事可不是我不帮你,你可知你家那儿媳妇是谁。”

徐述面上僵了一僵,道:“听说了,燕北王氏,他是封疆大吏,管的是边防戍守,怎么还会插手管我这家事,而且,那孽子若回了家,姓了徐,和王家联姻还说得过去,王将军总不会愿意让孙女嫁个平头百姓、普通商人。且奔为妾,他二人未经我这做父母的许可,便擅自成婚,怎能算是正妻。”

“唉,徐兄啊,看来你是真不晓得,你可知你那二公子和那王小姐结婚谁是主婚之人?”

“自是……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