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 (第1/4页)

在南方建立政权,往往是偏安,妄图北伐者,往往是头破血流。

只有一人是例外,那就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他是唯一以南方为根据地,北伐成功。在他之前,北伐从来没有成功;在他之后,北伐也从没成功。他打破了北伐必败的魔咒,他以南方兵,打败了北方兵,做到了前人做不到的事情,更是让后世无法模仿。

后世对他的评价不好,认为他是暴君,认为他杀功臣武将太多了,更是提出了贪银五十两,剥皮充草。

可是不得不说,这位君王的伟大。

从宋朝开始,到明朝初期,这四百年的时间,中原政权的军事力量急剧下滑,纵然找出千万条辩解的理由,也无法回避积弱的现状,先是不敌契丹,后是败于西夏,更是被女真打出了屎尿,最后被蒙古灭了,汉人成了四等公民。

可是这位皇帝却是一雪前耻,扭住了华夏四百年积弱的现转,军事力量得到了空前的回升,有些汉唐时代的风采。

在中国历代皇帝排名中,他至少能排到前十。

“看来的学习一下,朱元璋的厚黑学了!”赵朴有些庆幸。身为穿越者,最大的优势不是知道未来的历史走向,也不是知晓先进的科技,更不是可以利用好的诗词糊弄人,而是站得高,望得远。

ps:第二更到。第三更在晚上10点。

第124章登基九五

一天的休整之后,全军出发,向着百里外的南京行进。

此南京,非是后世的南京。

北宋王朝共有四京,即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北京大名府和南京应天府。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先后建置两次,北宋置应天府在宋州(今河南商丘),因宋太祖赵匡胤在后周曾任归德节度使,治所在宋州,故于宋真宗景德三年升宋州为应天府,应天府南京位居北宋陪都。

南京应天府,是太祖的发家之地。

到了应天府之后,在一股暗流的涌动之下,劝进的风波开始了。

国不可一日无君,谁当皇帝,这并不重要,士大夫也不在乎这些。重要的是,必须有皇帝存在,扛起大宋这面旗帜。

如今汴梁城破了,两位皇帝被掳走了,而张邦昌当了伪朝的皇帝。他这个皇帝,是金人立下的,名不正,言不顺,不仅是朝堂内外的士大夫不服气,百姓不服气,就连是张邦昌自己也觉得名不正言不顺,不敢以寡人,朕自称。

这时,大宋立国已经一百六十多年了,尽管在对外上软弱无比,可是内政上还是不错的,百姓生活水平提升,士大夫可以自由言论,从底层百姓到上层士大夫,都对赵宋皇室心存感激。

宋朝皇室,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而此刻,赵朴是最佳的入选。

在大宋,当皇帝贤能,才德很重要,可是根正苗红更为重要。仪王出使金营,临危不惧,给士大夫增加了不少印象分;后来救援河东,又增加了不少印象分;再加上皇室嫡系一脉,只留下了他,于是他当皇帝也是必然了。

当然了,不能自立为皇帝。

儒家喜欢矜持,喜欢含蓄,喜欢内敛。

当皇帝,劝进很重要。就好比当年的黄袍加身一样,大将们给赵匡胤披上黄袍,与赵匡胤自己披上黄袍,差距很多,前者是人心所望,后者是乱臣贼子。

最后的答案,已经揭晓了,可过程还是要走的。

首先的应天府府尹、通判等人劝进,不过被赵朴退拒了;后来,又有大量大臣推荐,可是赵朴还是拒绝了。终于,最后李纲、宗泽等大量有名望的文臣出现了,各地的州府知州,谈判,大儒、名流之人,纷纷汇聚在一起,第三次劝进,赵朴这才答应。

三次推让,方显示诚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