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部分 (第2/4页)

赵朴仔细观察着张浚。

面相,是一个人的年轮,观察面相,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本质。

此刻的张浚,眼神有些憔悴,显然被战败折磨得不轻;而身上还更是带有风尘仆仆的气息,好似疲劳至极;而张俊身上,有种文人气质外还多了一丝丝武将的英气。

在未见张浚时,赵朴对张浚心怀怨念,恨死了他,有种砍人的冲动;只是见到张浚后,心中砍人的冲动,消失了。脑海中,只是闪现出八个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一丝同情之感,在赵朴心中升起。

他与张俊本身都是同一类人。

张俊善于纸上谈兵,在大名府登基时,就跟随在身边,谈论兵法,谈论军政,多有独到之处,这也是赵朴将张俊放到西北的原因,试看满朝文武,舍他取谁?

善于战略,善于谋划,却是短于实战,对于战术。

在大的整体上,能够较好的把握,可是在细节操作上,却有太多的不足。

这与他很相似,赵朴本质上也是纸上谈兵,大的战略把握上还可以,可是实际操作上,却是弊端不断。就好似这次四路北伐,计划一次次与实际脱钩。

赵朴计划中,中路军出击汴梁,主要是牵制为主;东路军兵马最多,主要是夺取徐州,青州等地,消灭金军一部分主力;而西路军主要是固守为主,牵制一部分金军;而海路上,则是有些围魏救赵的色彩。

这可惜,到了实战中,本来是偏师的中路军,打的最为出彩,盖过了其他军队;而寄予厚望的东路军,除了赶路,就是对峙,磨磨蹭蹭了一年多,最后追击,也是战果惨淡;而西路军原本防守为主,结果却变成了主动进攻,损失惨重。

而海路,主要是围魏救赵,骚扰打击为主,结果却变成了大会战。

总之,实际作战与计划大大脱钩,所幸的是脱钩厉害,可目标实行了。

“张浚,你可知罪!”

突然,赵朴喝道,神情有些狰狞,表情很是愤怒,可心中却是平静至极。

这就是皇帝的表演艺术,在很愤怒时,心情却很平静;在很平静时,却心中很是愤怒。皇帝讲究息怒不形于色,实质上就是喜怒无常,使世人把握不住节奏。

“微臣,知罪!”

张浚起身跪倒在地,忐忑不安的心情,总算是放了下来。

皇上嘴上骂人,总胜过嘴上不骂,记在心中。

“可写了请罪折子?”

“微臣已经写了,已经上交了三分!”

“嗯!”赵朴点了点头,对一旁的太监道:“给朕找出来!”

太监连忙下去,在箩筐中,开始寻找。

折子太多了,数量多的,根本批阅不过来。尽管有内阁负责处理一大部分,可数量依旧不少。有些不重要的,赵朴根本没有翻看。而张俊三份请罪折子,赵朴也没有看。

不久之后,太监寻来了三份折子,正是张俊请罪的折子。

张俊依旧跪着,而赵朴开始翻看起了请罪折子。

请罪折子,写的很有文采,可是废话也很多。

很有文采,因为这是风采出众的散文;可是废话也很多,主要是赵朴是皇帝,没有心情,也没有时间,阅读散文。有限的时间,必须做出最大的工作量。

因而朝中大臣,多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力求简洁明了。

可是,张浚显然在地方当元帅时间长了,还没有习惯京城官员的节奏,请罪折子,写成了华美散文,好看倒是好看,可是废话也不少。

第一份请罪折子,主要是详细讲述作战过程,讲述兵败缘由,还有西北军各个派系之间复杂的关系。文中没有一个请罪的字眼,也没有点出罪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