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部分 (第2/4页)

功过。官家打算定都杭州,看来是打算着偏安一方,坐着南国皇帝了!公子,想要再回汴梁,似乎没有可能了!”

语气中带着讽刺。

只是赵朴并没有在乎,神情忧郁道:“我朝即便是失去了半壁江山,可是论财力,论人口,论军队数量,一切都是完爆女真,完爆金国,只是为何,屡战屡败,一次次大败,能够保住城池不丢失,就是大捷了。为何会如此?”

“唐朝重武轻文,而我朝文轻武!重文轻武,以文制武,虽有利于防止藩镇割据,但是不利于对外御敌…………”书生夸夸奇谈道。

赵朴心中道,又是一个人才。

不由的感叹,宋朝真的是人才济济。

在三国时,不论是曹操,还是刘备,都是求贤若渴,重视人才,好似重视爹妈一样。而在宋朝,人才何其多,扔出一块砖头,就能砸到三四个才子。在三国时,君王总是不断的追求着人才;而宋朝时,却是人才追着君王。

就好似,眼前的书生,不断的卖弄着学识,展现着自我才能,希望得到赏识。

第315章我需要一块砖

在不断的交谈着,赵朴也再度见识到了,这个时代,读书人的可怕。

真正的读书人,往往是诸子百家无一不精,无一不通,似乎只有做到了全才,才算是读书人。从兵书战策、律法、科考、经意,到治国大计等,都是无一不精,无一不晓,相比之下,赵朴差了很多。

在交谈中,赵朴说得很少,问的也很少,只是不断得听着。

从这些交谈中,赵朴得知,这个书生名为白易鸿,其妹妹白梦琪。他们本是汴梁人,是吏部尚书白时中的侄儿,随着靖康之变,向南方逃亡,在路上九死一生,总算是到了扬州,只是很快花光了盘缠,更是受到算计,差些沦为奴仆。

可谓是一路艰辛,一路辛酸泪!

赵朴听着,不由问道:“白公子,可有打算?”

“我打算三个月后,参加杭州的恩科!”白易鸿道。

赵朴道:“这是十贯钱,足够公子三个月花费,公子应该足够支撑下三个月,足够等到科考时间,那时公子金榜题名,蟾宫折桂,一朝天下知。我在这里,提前恭喜白公子了!”

说着,将十贯钱递给了白易鸿。

白易鸿接过十贯钱,不由再度丢回去,道:“我岂能受这阿堵物!”

此时,白易鸿眼睛中,满是失望。

在他看来,这位贵公子,定然是一位官二代,地位番茄,正好是他上升的阶梯。

刚才不断的卖弄学识,不断显示文采,就是为了得到这位贵公子的认可,然后推杯换盏,这位贵公子邀请他到府中居住,待为上宾,锦衣美食送上,美貌侍女送上。这才是礼遇之道。

只是没有想到,这位贵公子听完之后,只是送上十贯钱,就要打发他离去,简直是打发叫花子,心中不由得气恼!

“十贯钱,莫非白公子嫌弃少吗?”赵朴笑道。大宋不缺人才,不缺嘴炮,却得是实干家。只是显然,这个白易鸿。性子傲得很。又是文人相轻。谁都看不起,真的不是他喜欢的人才。

“我乃是读书人,岂能接受铜臭!”白易鸿道,“十贯钱。公子还是收回去吧!”

“可是我除了铜臭,除了阿堵物之外,什么也没有了!”赵朴笑道,“不知,白公子需要我怎么帮助你?”

“不知公子,是什么身份?”白易鸿问道。

赵朴道:“一个二世祖,仗着老爹的权势,混上一个官,在扬州。我还是有些话语权的!”

白易鸿咬咬牙道:“某觉得还有些才略,希望向令尊请教?”

请教!

说得好听,实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