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 (第2/5页)

位,请向我汇报准备情况。”

数千公里的指挥车中,负责发射现场指挥的卫中将,敬起了军礼:“报告首长,发射准备完成。”

“很好,倒计时准备。一分钟后,开始扫描靶船。”

“是,首长。”指挥车中,一群高素质的军官,聚精会神的坐在发射车中,指挥各个平台。

转眼之间,一分钟过去,指挥车中,传来卫中将的声音:“报告首长,我们已经做好准备,是否扫描靶船。”

“开始扫描。”

“是,首长。”

指挥车中,卫中将开始联线远在深山中的某大型岸基雷达研究所。

华夏最先进的雷达研究所,被称为14研究所,在80年代,华夏就研发出了一种大型雷达,据说高达八层楼,上面的相控阵雷达面积达到上千平方米,足有两个足球场大,能够扫描几千公里外棒球大小的物体。

这些雷达的作用,是为了扫描洲际导弹,防止别国对华夏进行偷袭。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华夏的雷达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美国等军事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有不小。

深山中的大型雷达开始探测着南海,并将数据传送到了发射现场的雷达上。

约五分钟后,卫中将已经得到了雷达扫描传回来的坐标参数,包括经度与纬度。

卫中将立刻向京城汇报:“报告首长,已经锁定靶船位置。是否发射攻击。”

“发射攻击。”

“是,首长。”

在卫中将的一声令下,三枚东风21导弹发出一声巨大的轰鸣声,喷出来的尾气,吹得四周灰尘满天。

三枚导弹冲天而上,呼啸着钻入云端,在天空中留出了一道道白色的尾气通道。

一会儿,发射现场的控制台,传来监控导弹人员的数据汇报声。

“弹头已分离。”

“导弹已经进入大气层,数度达到5马赫。”

“6马赫。”

“8马赫。”

“达到10马赫。”

卫中将盯着屏幕上的监控数据,表情严肃。

“给弹头传达变轨信息。”

“是,中将。”

视频中,弹头上面的拍摄系统,出现浓密的白云,可以看到导弹是在蛇形穿越大气层,因为弹头上的拍摄画面在抖动。

“报告首长,导弹到达作战区域,弹头上的红外线系统已经锁定目标。”

“攻击。”在卫中将的一声令下。

三枚巨大的弹头,直接从大气层钻了出来,以10马赫和超高速,垂直落向了大海中央的那艘正以30节艘速行驶的科考船。

太空与地面的距离只有100公里,而弹头现在的速度是10马赫,虽然从大气层中飞出之后,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速度慢了许多,但其速度也达到了5马赫以上,也就是说每秒接近两公里,攻击100公里的距离,不过才一分钟左右。

发射现场的指挥台中,京城的总指挥部中,电视机前所有的观众们,几乎都在屏息凝气。等着看一分钟后的结果。

东风21能否直接命中目标,一分钟后将会揭晓。

宇塔公司办公室中,一片寂静,连罗斯都站了起来,全神贯注的盯着屏幕。

终于,轰隆一声巨响,一枚导弹轰中了科考船后,弹头在惯性的作用下,直接将船甲板钻出了一个硕大的窟窿,紧接着弹头发生爆炸,超强的弹药,一瞬间起爆之后,直接将这艘万吨级别的科考船炸成两截。

砰,砰。

又是两声震天的巨响,另两枚导弹的弹头也在微秒之间落下,但是由船在航行,速度有变化,其中一枚弹头没有击中船身,而是落入了海水之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