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 (第3/5页)
李氏的身影了。
太后与太国公在偷梁换柱这件事情上的态度出奇的一致,都觉得她身为帝王,独宠吴氏做的有些过分,才招致如此事端,也担心她冷落后宫诸人引起妒怨,含蓄地提点她不说,隔三差五给吴氏吃排头,时不时叫到眼前捏肩捶腿,抄佛经抄道德经…。。忙的一塌糊涂,美其名曰修身养性敬孝道。她瞧着有些心疼,召吴氏的次数便少了些,这才让他的日子稍微轻松些了。
可如今流音阁内,众目睽睽之下,再瞧瞧吴氏那双真情流露的明眸,今上多少有些无奈:可真是记吃不记打。她心中喜乐,趁众人不注意,悄悄嗔了他一眼。他浑不在意,眨巴眨巴眼,抿唇一笑,风华无双。
心头似乎开了一朵小花,那些小快乐渐渐地涌上来,她看着吴氏,朝流音阁西侧门使个眼色,吴氏会意,起身向后走去。
今上刚离开座位,才一动作,明德太后便察觉了她的意图,重重咳了一声,问道,“陛下,孤家年纪大了,这戏里头的曲折有些不明白,不如你来给孤家说说?”
她不得已,又坐下,想了片刻,尴尬道,“大约是讲某一朝的皇帝很宠她的卿贵,两人死后一同升天,做了一对神仙眷侣。真是………”
“陛下呀,您这样概括可就太笼统啦,不如让卑臣为老祖宗说说!”张长使笑着圆场,顺便擦擦因为入戏而被感动到流泪的眼睛,“这一出呢,唉…。。,叫卑臣都看哭啦。说的是某朝的皇帝爱上了她女儿的王夫,后来想法子让这位郎君进了宫,陪王伴驾,两人恩爱数十年,皇帝不思朝政,十分宠幸这位卿贵,差点丢了江山呐…。”
张长使一边絮絮叨叨解说,一边不停的给暗示。今上这才明白明德太后的意图,虽然至死不渝的爱情却是动人,不过太后他老人家的意思不就是想敲打她,绝对不能专宠谁,否则蓝颜祸水,祸国殃民啊……
皇帝被张长使的这一番补救触动了心事,人生如戏,各自演绎罢了。她的关注不在戏中帝王如何宠幸祸水丢了江山,她更在意的是,戏中的帝王是如何想法子将心上人弄进了宫…,
如何才能将有妇之夫…。。名正言顺地弄进宫呢…
“陛下,”今上神游天外,明德太后不高兴,冷冷道,“总不能叫孤家时时提醒你罢。这后宫里头,连郎御算上说来也不过七个人,可孤家敢笃定,陛下一定不知道,他们今天是不是全都来了流音阁。”
今上一时语塞,虽然只有七人,但她只认得五个,还有两个对不上号,…或者,连名字都想不起来…。。
“来了六个,还有一个前几日受了凉,病病仄仄到现在躺着呢。可怜见儿的,大过年没人疼没人管…。,不是孤家说,都是花朵一样的儿郎,在家中不定怎么当眼珠子一般宝贝着,进了这宫里,却遇上陛下这样的妻主,即便锦衣玉食,最后也不过是繁华褪尽的枯骨,还能落下什么好呢…。。”
太后没有明说,可那意思不言而喻。后宫寥寥数人,她却连名字都记不全,更别提什么雨露均沾,开枝散叶…。。
“皇父说的是,眼下过节,大家都热闹,为人/妻主,怎可冷落自己的夫侍,女儿知错,趁时间还早,这就去各殿走走。”
圣上被太后刺得如坐针毡,或许也觉得自己有些过分,找个借口出了梨园,转头吩咐张长使,“差人通知吴郎御,朕晚些时候再去看他。咱们先得去那个…。谁那里,去转转吧,不能总让老人家念叨着朕的后宅之事啊。”
“陛下,”张长使会意,道,“生病告假没来的大人,是韵棠殿的黄修仪。”
……。
良辰美景,宫灯高照,火树银花不夜天,可怜此刻总算被皇帝惦记起来的黄子遥无心赏景,裹着厚厚的锦被,躺在东暖阁华贵的楠木雕花床榻上,一把鼻涕一把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