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 (第2/5页)
02团副团长,盛天宝,则因为是炮兵出身,故而被安排到了野炮1团担任副团长。
说起来,由于范奕安、李宗赞和邹寅等义和团两千多兄弟的加盟,以及两千多嫩江水师营的兄弟被顺利收编,再加上岳晓东在冰城的招兵买马和沿途收编的两千多兄弟,使得黑龙军不仅多出了一个105团,其他各团,包括三个炮兵团在内,基本上全都达到了满编状态。
101、102、103、104、105团,骑兵团,重炮团、野炮1团、野炮2团,算起来,黑龙军狼域总部就已经有了九个1500人的满编野战团,野战将士人数达到13500人。
另外,水师第一舰队3500人,海军陆战队1500人,驻扎在十八联堡的岳海所部秣陵军分区的人马将近2000人,再加上工兵团1500人,这又是8500人。
这么算下来,单单在瑷珲,黑龙军的规模就达到了两万两千人,这还不算上零零碎碎的,比如狼牙特战队,警卫营,女兵营,宪兵队等等。
若是,再加上西岗军分区五千余人(其中六个营是新招募的,原来西岗军分区只有两千多人的规模),以及墨尔根完颜巴图手底下新招的六个营,那么算下来黑龙军的规模以及差不多有三万人马了。
三万人马,再加上狼域的险峻和坚固工事,面对沙俄十余万大军,岳维华还真不是不太担心,这就是底气。
说起来长,其实这些在岳维华脑海中也只是一瞬间的事情,康泉介绍完,岳维华便回过神来,然后亲切的同范奕安握了握手,同时对于范奕安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
离开了103团之后,岳维华又火速赶往了黑河屯城,检阅了一番104团的训练成果,当然,重点不在于检阅,而在于露露脸,在于给他家打打气,作为黑龙军的总司令,这些都是必须做的。
对101、102、105团、骑兵团和三个炮团的检阅就轻松了许多,因为他们的训练场地,都在狼域或者狼域周围,而且,这些团除了105团是新编团之外,其他都是老兵团,岳维华只要去走走形式即可。
不管怎么说,这么一圈巡视或者是检阅下来,让岳维华对于黑龙江的整体情况有了清晰的认识,不过战斗力,岳维华还是有些打鼓,因为扩编的太厉害,各团的装备都还未换完,好在第二天,也就是岳维华回到狼域的第四天,兵工厂终于传出了好消息。
“总司令,兵工厂生产出第一批成品枪和炮,想请您去试枪和验炮。”
“哈哈,好,走,现在就去。”
……(未完待续。)
第205章 检阅 下
柳叶山兵工厂,试枪靶场。
砰砰砰!
砰砰砰!
岳维华首先试的就是手枪,这条手枪生产线便是仿造德意志毛瑟兵工厂制造出来的军用手枪,在华夏又称驳壳枪,别名盒子炮,是世界上出现的最早手枪之一,由德意志费德勒兄弟研制,并以毛瑟命名,枪长288毫米,口径7。63毫米,重1。24千克,20发弹夹供弹,子弹初速每秒425米,射击方式可单发或连发,有效射程50…150米。
“不错,不管是拿在手里的感觉,还是射击的感觉,同原版的都没有太多差别。”岳维华连续射光了两个弹夹后,颇为满意的言道,至于说射击的精度,还有枪支的具体数据,这些玩意兵工厂的技术人员早就检测合格了,否则,也不敢请岳维华来试枪了。
“总司令满意就好。”兵工厂厂长孔林笑道:“既然如此,总司令要不要为这支手枪取个名字?”
“名字就算了,咱们毕竟是仿制,也没有进行特别的改进。”岳维华摇摇头,盒子炮广泛流传于世界诸多国家,在华夏尤其广泛,而且仿造的也很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