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蜀中青年 (第1/2页)
而就在刘备军大刀阔斧的改革,引得世家们纷纷来投的时候,一个特别的名字被送到了顾南行的面前。
“法正?”顾南行很惊讶能看到这个名字,要知道这在他的印象中可是一个在益州任职的人,居然不远万里跑到邺城来求见,确实是非常出人意料。
但是,出于对历史上有名人物的尊重,顾南行决定见一见这位名人。
要知道,自曹操屠川开始,自蜀中而来的文臣武将络绎不绝,顾南行自然是不可能一一接见。他如今既是朝廷的大司空,又是柱国大将军的宰相尚书令,既位高权重,又繁忙异常,自然是很少会见一般的投奔者。
就连法正自己都没想到,这位刘备军的二号人物居然直接接见了自己。所以,看得出来,为了与顾南行相见,法正法孝直可是很下了一番功夫在自己的形象上。
至少从顾南行眼中看,这法正的形象不说特别优秀,倒也可以称得上是相当不错。这让顾南行不由得怀疑,刘备说自己相人很准,是不是也有看人好不好看的因素?
要知道如今就顾南行所了解,这刘备手下的班底,除了庞士元之外,几乎都是颜值颇高的人物,让人不由得心生一些疑惑。
当然这种事情,肯定不能明说,只能是就在心里的一个猜测了。
而且与法正才简单聊一聊,顾南行就意识到,这位带来的消息对于刘备而言有多么的重要,可能会引起多大的影响。
显然,这和法正之前的经历密切相关,他在曹操屠川的时候离开了川中,在关中落脚之后,因为曹操对川中人的敌意,无法出仕就只能前往并州袁氏找机会。
可是,在看到了袁氏家族之中混乱的局面之后,决定离开并州前往冀州投奔刘备。
只不过,法正在袁氏呆着的时间里,也打探到了不少重要的消息。
比如说,这并州虽然名义上的执掌者是袁绍,但是袁绍病重不能理事,他的势力也就自然而然的分成了两个群体。
以袁谭为核心,包括?义在内的人马,集中在太原郡,希望能够恢复旧观,找机会争夺天下。
相反,以并州刺史高干为首,包括袁熙在内的袁氏另一派势力,则是已经和曹操暗通款曲,就差把牌子一换,当曹操的手下了。
而法正带来的最重磅的消息,则是如今在太原的袁绍已经病重到不能见客,袁谭已经以袁绍继承人,魏王世子的身份在管理政事。
但是,高干和袁熙都拒绝听命,认为是袁谭假传旨意,袁绍绝对不可能让袁谭继位。
而如此一来,整个袁氏都已经陷入了动荡之中,或者说他们本来就必然会陷入这样的境地之中。
因为如法正所言,高干如今已经决意投曹,那么剩下的事情不过就都是借口而已,哪怕袁绍到他面前亲口说要袁谭继位,他也会当对面失心疯了。
如今唯一能够暂时阻止高干背叛的,就是袁绍在军中还有很大的影响力,他就在等袁绍一死就可以改旗易帜,投入曹操麾下,继续做自己的高官。
而根据法正所言,袁绍估计撑不到夏天。也就是说,建安七年(公元202年)的夏天,就是袁氏势力再次陷入混乱,或者说分裂的时刻。
那么这对于整个天下而言,就是平衡再次被打破了,并州本身不那么富庶,但是朔方与匈奴相邻,自古以来就是极佳的兵源地。强兵悍卒对于需要争夺天下的各方势力都颇有吸引力。
而且,毫无疑问的这就与刘备军的下一步作战计划有了密切的关系。
要统一天下,刘备军在曹操和孙坚建立准同盟之后,就要面对两个方向的敌人,以及要面对两个方向的作战。
实际上,刘备军内部队到底是先南下豫州和徐州,彻底控制中原,然后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