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官制改革 (第1/2页)
“其实,不管怎么说,这问题的核心都在于我们如何提供更好的晋升机会。如果我们把官制改革了不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么?也就不用受曹操的制约,更可以向天下人表明,我们刘备军忠于汉室是真的。”
顾南行开口就是王炸,直接掀桌。
“四弟,你这主意是好,但是如今你在草原的实验还没有结束,我们就不管这一面了?”
刘备显然也早就知道顾南行有意调整官制,只不过没想到他推进的这么急而已。
对此顾南行倒是没有隐瞒道:“官制改革,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我们只要放出消息,就可以安定部分人心,也可以让队伍经受一次考验。一举两得,也正好让我们有时间去进行更深入的变革,没人能做到一切都安排妥当不是?”
听到这话,众人都笑了。事实上,在传统上,这种问题很少有反复实践并调整的做法,大多数是上头下了一个命令,地方上按照上头的命令去酌情执行。
因为在这个时代里,在这个体系下,所有人都有明确的等级,上谕下,又有什么可以商量的呢?上位者的权威不然怎么体现,他们比下位者的优越性又体现在哪里?
你既然是上承天意,总不至于还要反复通过下面的确认,再考虑天意吧?
但是顾南行不是,顾南行的所有制度也好,规则也罢,甚至设置法律规章,都要反复从基层调研数据和反馈,从基层得到第一手的信息。
这对于从起兵就追随刘备的桃园众人很好理解,但是对于那些世家子弟就很难理解,这种做法其实也是世家之人和刘备军关系一直不融洽的原因。
因为顾南行的医者身份和做事情的方法,都让世家子弟觉得粗鄙不堪,这也让顾南行在向他们让出巨大利益之前,一直得不到世家的支持。
没办法,讲道理就是你要融入一个圈子,就必须要遵守他们的规则,不然,那就只能凭借实力,让他们不得不接受了。
不过,顾南行最终还是得到了一批少壮派的拥护,因为他们确实在实际的工作中体验到了顾南行方法的好处。尤其是在刘备军中的那些青年世家子弟,他们很快就体验到了能够放开手脚,一切以实绩为导向的好处。
他们的才能和抱负都得到了极大的施展,那些以前他们不敢想或者不能想的事情,就像是被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一样,让他们应接不暇,也让他们兴奋的愿意发挥天赋。
当然,这其中也有不少人,既能发挥这种天赋,同时还十分的谨慎,希望提前避免他所能预料到的麻烦。
比如说诸葛亮,他就提了一个问题:“老师,那我们以什么名义改革官制呢?您的改革会是彻底的改革。这种做法,难免让人想起王莽乱政,更可能给其他人攻击我们的口实啊。”
“嗯,孔明(诸葛亮的字)你说得很有道理,这一点我一直觉得有大将军霍光先例,我们改一改就好。看来,这也不是那么简单?”顾南行也颇为虚心的向诸葛亮提问。
毫无疑问,对于汉代历史掌故等等,顾南行的水平是远逊于诸葛亮的。他又不是什么真正的天才,和诸葛亮这种人比起来,要不是有蓝星华夏的经验和知识,以及许多远超这个时代人的思维方式,以及刘备的信任,他觉得自己能够成为诸葛亮手下一小吏都难。
当然,也没有人想在一个什么都懂的天才工作狂手下当差吧?那不是自虐吗?
不过,这件事情,他是不会告诉诸葛亮的,因为有一个诸葛亮一样充满自驱力的属下,真的很方便。
此刻,诸葛亮已经从汉武帝建立内外朝说明到了大将军这个内朝职位到底怎么就变成了现在这样一个动不动就足以影响朝政的决策者。
实际上,可以看出来,这个职位本质上,还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