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2/4页)
河流,而是一个巨大的圆环。看似向前,实则回到了很久很久之前的过去。
在这个过去里,没有楚青陵想要的任何东西。
作者有话要说:入v第一章,今日四更。
前两更现在一次发出,后两更在晚上五点半。
第十八章
无处可去的楚青陵就这样在年府中住了下来。
年富力强两兄弟问过她的来历;楚青陵只说自己头部受到重击,许多过去的事情都已经忘记。不论年富力和年富强怎么套她的话,她都能够顺顺利利的应付过去。
——毕竟;对于这个世界,除了历史记载的内容之外;楚青陵一无所知。
优等生也是有限度的;世上没有真正博古通今的人。楚青陵就算有再怎么渊博的历史知识;也不可能一板一眼的清楚整个唐朝的细枝末节。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年氏兄弟也是这么想的。楚青陵人长的美,说话举止也都温婉淑德,写的一笔好字;待人接物彬彬有礼。两兄弟都是太监,平日又要在宫中当差;家中欠缺一位能独当一面的管家。本来年富强还想从宫里调一位机灵的小太监回来,可是自从有了楚青陵,这些琐事便都井井有条了。一来二去,楚青陵就这样在年府里做了一位介于主子和下人之间的管家。
她在楚大仁身边冷眼旁观了许多年,也算得上是知人善任,心细如发。年府诸事都有专人专办,经办起来并不难,只需要事事小心即可。
可她在二十一世纪时候是富甲一方的千金之躯,要她委屈在年府做个下人头子,实在是有那么一点点辱没了她的自尊。
事不如意却也无可奈何,楚青陵需要尽快弄清楚自己身在何时何地。于是每天年氏兄弟去了宫中,下人们各司其职的时候,楚青陵便会去书房找些经史子集来看。
她很清楚自己一介女流难以独善其身,要想在这个世界里不受束缚,一定要发扬自己的长处。作为一个现代人,总不该比古代人还要无能。
扬长避短,楚青陵觉得想要舒舒服服的生活还是要发扬自己的老本行——历史。
看了七八天的书,楚青陵终于弄清了这个是什么世界,心里也安稳了许多。
原来,虽然这里是唐朝,可是却是个与她所学的历史里不太一样的唐朝。虽然一样是有李渊开国,有李世民玄武门杀兄,有武则天自称武曌称帝,也有安禄山杀进长安……可是有一点不同。
后世的学者们总会说历史具有无限可能,眼下楚青陵可算是见识到了。
有有两首在一千年后街知巷闻的诗,在这个时代之中不存在。
哪两首?
一是项羽的垓下歌,二是刘邦的大风歌。
在这个时代里,刘项之争的赢家竟然不是汉高祖刘邦,而是西楚霸王项羽。
这么一来,在楚青陵记忆中本应‘时不利兮骓不逝’的项羽没有兵败垓下自刎乌江,而本该问鼎九州逐鹿中原的刘邦,也没有机会春风得意的骑在马上唱他的‘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然而,虽然刘邦与项羽的胜败与记忆中不同,可是接下来的历史却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只不过东西两汉成了东西二楚,三国时期的刘皇叔成了项玄德,其他的一切照旧。其中偶尔有些细小的不同,但几乎都可以忽略。仍旧是楚国被分裂成了三足鼎立,然后进入了魏晋南北朝,北魏拓跋一族迁都洛阳,再有外戚杨坚掌兵权乱政,建立隋朝,而后二世而亡,经历了瓦岗寨和锁五龙,被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父子一统天下。
这个发现让楚青陵松了一口气。之所以说是松了一口气,原因是楚青陵明白现在自己所处的时代与过去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也就是说,楚青陵并没有完全回到过去,只不过是穿越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