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 (第4/5页)

北京)。

朱元、段处常二人虽同朝共事,但并未曾打过交道,这几日的相处,却使二人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朱元惜别道:“段兄出使契丹,任重而道远,只可惜朱某另有要务,不能再陪同段兄进抵临潢府,段兄请一路保重。来,朱某先干为敬。”

段处常一饮而尽后,又再斟满,举杯胸前道:“这一杯,段某却非敬你不可。说到任重道远,段某此行不过与胡人喝酒应酬,口舌周旋于胡官汉臣之间,实不足道。段某又哪比得上朱兄你,替六殿下选购良驹,置办牧场于燕云,将来征伐天下,收复燕云,朱兄理当记首功。”

朱元竟少有的谦虚道:“记首功的却非六殿下莫属,六殿下高瞻远瞩,胸怀天下,我等能为其效力,此生无憾矣。”

段处常忽道:“请恕在下多言过问一句,我听闻契丹马匹管理极严,朱兄却准备从何处入手?”

朱元指着一众随从护卫的箱子,笑道:“胡人草肥马贱,却是最缺柴米油盐、丝绸锦缎,此谓一拍即合,各取所需,两相便利之事。购马选驹,段兄其实过虑了。你有所不知,今六殿下不但委我巨款,更使人备足货物以与胡人交换马匹,更重要的是,我来契丹,还有一个人可为应策,是以购选马匹其不难也,唯难挑选精良。”

段处常好奇道:“究竟何人如此能耐,可让朱兄感到这般放心?”

朱元神秘一笑道:“是契丹女性中,最有能耐的人。”

段处常恍然道:“原来是她。六殿下不愧是六殿下,行事出人意表,处处占人先机,实在叫人叹服。”

清凉山,报恩禅院。

李煜禅院的落成大典与佛像的开光大典,李煜身为工程的监督,自然没有不来的道理。等到举国同庆,文益大师、李煜等人分别发言之后,百姓们始蜂拥而入,参观禅院、虔诚敬拜。

文益大师将李煜请到主持的厢房,又禅味十足的道:“施主从何处来,到何处去?”

文益大师犹是声如洪钟,神色、体态皆与他武功尽失以前并无不同,若非知道内里虚实如李煜者,其他人还以为文益由始至终不过是禅理精湛的得道高僧,而并不懂武功。照如此看来,文益大师虽然失去了武功,但对他的身体,似乎并无多大影响。

而这亦让李煜心中稍安,少了些许的愧疚,因为文益会弄得这般田地,皆拜自己所赐。

李煜想不到的是,文益一见到自己,竟然又说出这样一句话来,立时目定口呆,同时当日初次遇见文益的情景亦历历在目,涌上心头。

李煜忽然心中一动,却竟然一本正经、煞有介事的答道:“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文益显然料不到李煜会这般回答,不禁微感错愕,道:“施主信手拈来间竟有如此境界,果然非同凡响,这回连老衲也要自愧不如了。”

李煜立感汗颜道:“大师过谦了,其实李煜此来,出了道贺之外,还有两件事情,想请教大师。”

文益双掌合十,道:“施主但说无妨。”

第四十六章 禅师解梦(下)

李煜道:“这两件事情一实一虚。实,是为苍生福祉,虚,是为心安理得。”略微一顿之后,李煜即言辞恳切的道:“我听说当年南汉云门宗的创始人文偃大师与您有同门之谊,本王念如今南汉境地,苍生倒悬,黎民处于水深火热,有意解救众人,故而需文益大师帮我一把,若本王在南汉之事能得云门宗助力,必定能减少杀戮,早日大功告成,此亦功德无量也。”

文益大师却似乎早料到李煜有此要求,微笑道:“如今老衲寄居报恩禅院,行动多有不变,实恐无能为力。不过施主尽可放心,一个月前,老衲已派出两名得意弟子匡逸、慧朗前去南汉,施主若有需要,若可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