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3/4页)

拔萃,以至于让身为国子监祭酒的李守中起了爱才之意,又觉得荣国府虽然今不如昔,但是到底没什么恶名传了出来,况且还是有林家和王家这两姓姻亲为臂助,特别是林海亦是科举出身,如今身居盐政要职,深得今上宠信。两家又都是金陵人士,念着同乡之好,所以才把女儿许给了贾珠。

否则,这门婚事哪有那么容易成就。当年贾代善还在,荣国府在朝堂上还有实权,为了给长子贾赦求娶清流世家出身的女儿为妻,不知费了多少力气。文武两集团向来泾渭分明,互不统属,文官瞧不上武官的粗俗,鲁莽。武官看不上文官的拽文,酸腐。如今贾家已经大不如以前,而且还隶属武将阵营,就算贾珠再出色,书香传家累世官宦,家有世爵的公侯之女哪里肯许给他,偏王夫人还在这里挑拣,瞧不上人家。

王夫人道:“世袭爵位这样人家出来的姑娘大多娇惯,脾气大,不好相处。本来我想着挑个温柔懂礼的,若是没有合适的,那么就把我哥哥家的凤丫头说给珠儿,知根知底,又是亲上加亲。凤丫头人物模样都是数一数二的,个性爽利,虽然比珠儿小了点,可是小有小的好处,这样就不会耽误珠儿读书用功。等珠儿中了举,授了官,再把凤丫头娶进门,双喜临门,岂不正好。偏我这个做娘的话没人听,把一个出了门子的姑太太的话当做金科玉律来守着。老太太觉得儿媳没有闺女亲我明白,可是我和老爷多年的夫妻,嫁入府中这么些年,生育了两儿一女,就算没功劳也有苦劳,我又是珠儿的母亲,怎么就在珠儿的婚事上说不上话?……”

周瑞家的将王夫人的抱怨尽数听入耳中,站立不安,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王夫人说的这些话根本不是她该听的。周瑞家的心里头一次埋怨自己的腿快,就为了那么几两银子把自己陷进了这么尴尬的境地。

正在周瑞家的为难之际,外面小丫头高声喊着,老太太房里的大丫头杜鹃来了。王夫人听见赶紧止住话头,周瑞家的迎了出去。杜鹃进屋,给王夫人请过安后,说:“太太,老太太说姑太太有了身孕,家里正该派人送些东西探望祝贺,因此请太太准备好东西,等姑太太这边的来人回转时一并跟着过去。老太太还特别吩咐,别的东西少些还无妨,但是药材一定要多多准备。扬州虽然繁华,但是到底不比京里,况且姑太太又是才到扬州,初来乍到,不熟悉,有些东西恐怕也没地买去。”

杜鹃传完话,不顾王夫人的挽留,道个万福施施然的离去。等杜鹃离开,王夫人从她进屋之后一直维持的笑容一下子收了起来,拍着桌子对周瑞家的说:“你看看,你看看,说是送来三千两的节礼,可是还没等在手里攥热还不都得给还回去,而且只多不少。我们的姑太太算牌拨得真是精,有来有往,还有的赚。而且这一次还不知道要刮走老太太多少私房!在老太太的眼中,只有这个女儿与她血脉相连,府里里里外外这一大家全都是从外面抱养来的!如今说是府里我管家,可是老太太至今攥着内帐不撒手,管家不掌钥匙,我算是什么当家太太?”

周瑞家的早就知道王夫人和贾母之间的这点矛盾。为了贾母攥着府里的内帐不给她,王夫人背着人不知道抱怨了多少次,发了多少火,甚至火上来,还曾经咒骂过贾母。只是这些都没用,对此王夫人终究还是无可奈何,发泄过后,转过身,脸一抹,还不是一脸笑容的到贾母跟前奉承。

“太太,事已至此,给姑太太的东西可得预备下了,不然可就赶不及和姑太太的人一起回去了。“周瑞家的小心提醒着。

王夫人没好气的看了她一眼,道:“难道我还不知道需尽快办理,还用得着你提醒。可是这一项又从哪里出?这单子老太太是要过目的,若是少了薄了可是不行,账上有钱没钱你是知道的,我再厉害,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周瑞家的听了,忙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