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部分 (第2/5页)

说话之间,王观摸出一张集古斋的名片,递给黄父之后,微笑道:“伯父,这个就是我工作的地方。你要是不嫌麻烦,可以抽空过去一趟,我们经理肯定会收你这东西。”

“瓷都啊,有些远……”黄父似乎打消了疑虑,但是也没有多说什么。之后,他把笔杆收了起来,倒是对王观更加热情了。

一转眼就是下午三点多,王观和彭诚也辞别而去。

“这么早就回去了?留下来吃晚饭吧。”黄父挽留起来。两人自然是推托不已,黄父也不强求,只是笑容满面的让他们以后有空常来玩。

出了门,王观钻进车上,等了好久,彭诚才和黄婷挥别完了,依依不舍的走来。

“噗……”

王观二话不说,马上驱车而去。

路上,彭诚感激涕零道:“王观,今天真是多亏了你,帮我分担了火力。啥都别说了,晚上我请客,一定要通宵达旦,不醉不归!”

说着彭诚又有几分担忧道:“对了,你说的是不是真的?”

“什么真的假的?”王观迷惑不解道,十分熟练的操作方向盘,避开附近的行人,飞快的向县城而去。

“那个笔杆子。”彭诚皱眉道:“哪天黄伯父真拿东西去你店里咋办?”

“凉拌,直接买下来呗。”王观瞥视道:“你该不会是怀疑我在撒谎吧?”

“就怕你看不准。”

关系很熟,彭诚也没绕圈子,直言不讳道:“不过,你看错了也没关系。如果黄伯父真的拿东西去你们店里卖,你一定要买下来,大不了事后我出这个钱。”

“嘿,你倒舍得。”王观笑道。

“没有办法,娶个老婆不容易啊。”彭诚叹声道:“特别是刚才听你说一支笔能卖近百万,我也考虑着要不要回家翻箱倒柜了。”

第267章 真是巧!

“你家我去过,好像没啥古物。”王观随口道,专注驾车。看见出了郊外后行人稀少,也慢慢加快了速度。

“我说的不是武宁的家,而是彭泽的祖宅。”彭诚解释道:“你也知道,每年清明节,我们家都要回彭泽扫墓的。”

“对喔。”

王观反应过来,然后笑道:“彭泽啊,陶渊明写归去来兮辞的地方,你要是能够找到他的手书字帖,那么这一辈子都不用发愁了。”

“废话,谁不知道。”彭诚没好气道:“就算我历史不好,但是也知道陶渊明是东晋人,离现在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他的文章手稿怎么可能保存到现在。”

“这可不一定。”王观笑道:“现在一样有陶渊明的手迹流传,虽然只是拓本,但是年代越久,仿得越真的话,价值也就越高。还有那篇归去来兮辞,或者桃花源记,未必要陶渊明的原本募本,只要是历史书法名家写的就行,一样很值钱。”

“好比苏东坡就曾经写了归去来兮辞的字帖……”说到这里,王观啧声道:“就算把陶渊明的原本手稿拿来,恐怕也没有苏东坡的那个字帖价值高。”

“为什么?”彭诚有些愣了。

盗版的居然比真的值钱,这是什么道理?

“不是说了么,要看作品的质量啊。”王观解释道:“虽然说,陶渊明是屈原、李白、杜甫、苏东坡一个级别的大文豪大才子。可是除了苏东坡之外,其他人不是以书法闻名于世的,所以苏东坡字帖的价格,自然要比陶渊明真迹高一些。”

“当然,这也是个人见解而已,毕竟年代太久远了。陶渊明的手迹早就化成灰了。如果真的有陶渊明真迹出世。那么绝对是轰动全国的大事。”

王观有些神往,却也知道这是不切实际的想法。

“轰动,有多轰动?”

彭诚笑道:“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