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頁 (第1/2页)

「再說點什麼呢?」他想著。

該說的都已經說了。

來到合規院後,所有能給的好處都提到了。

功法,丹藥,聚靈陣。

現在他人就在西北,修行上也可以隨時指點。

這一點是別的院主比不過的。

聽說魏不二半年前拜在李雲憬門下,做了外門弟子。

在旁人看來,魏不二或許不會太稀罕顧乃春的指點了。

但顧乃春倒是看的十分明白。

李雲憬惜才是肯定的,這也證明了顧乃春的眼光——魏不二的確是個好苗子。

但她位高權重,事務繁忙,哪裡有時間好好指點徒弟。

這半年來,也沒見魏不二去過幾次常元宗的營地。

顧乃春就不一樣了。

他有時間、有耐心,又有信心來教導魏不二。

拜一個外門師傅,再拜一個宗內的師傅,這是不衝突的。

「此事干係重大,容晚輩回去之後,慎重考慮考慮罷。」

魏不二拱手說道。

顧乃春抬頭,看著眼前的年輕人,臉上掛著禮貌的笑容,嘴裡說著客氣的話。

與數年前合規院裡的雜役相比,他成熟穩重了許多,不卑不亢,收放自如。

「好!」顧乃春對他是真的有很是欣賞的。

「我等你的消息。」

他又說了一些勉勵的話,覺得自己再說下去,旁人該厭煩了。

才揮了揮手,叫魏不二離去。

……

這是魏不二到西北的第四個年頭。

如果按照在宏然界待過的時間算,他今年三十六歲。

但算上在寒冰界和大霧蟲海中浪蕩的三十年,他已經六十六歲。

凡人中有一句話,六十耳順。

意思是,凡人從小往大長,做人處世,學問修養,到了六十歲,就要變得中庸,好話壞話,什麼話都能聽得下去,也能辯明事非曲直。

人家誇你,你心如止水。人家罵你,你不生氣。鎮定自如,波瀾不驚。

但修士界裡是沒有這個說法的。

因為很多修士活了六十歲,活得還沒有凡人明白。

凡人到了六十歲,能活的日子已經望到了頭。

越靠近死亡,人就往往越清醒。不是腦子清醒,而是把很多身外之物放下了,沒有俗念纏身,活得越明白了。

而修士,到了六十歲的時候,生命的長度還未確定呢。

往往還有很多東西去執著、去追求,比如大道。

更何況,就凡人而言,倘使能活到六十歲,一輩子大風大浪多半都要經歷不少。

而修士,很多時間都會用在閉關修行上。

沒有經歷的人,總是少了領悟。

沒有經歷的時間,往往就跟白白過去差不多。

六十歲的修士魏不二,覺得自己已經漸漸有了「耳順」的境界了。

顧乃春漂亮話說了一套一套,但他藏在暗處的心思,卻被自己摸了個七七八八。

魏不二聽說過顧乃春鎮海獸的傳聞,也知道合規院的窘境。

看得出來,顧乃春想收徒的心思應該是十分誠懇的。

如果沒有之前那些亂七八糟的事,魏不二沒準兒會考慮考慮。

畢竟顧乃春講的道理,提出的條件足以叫他心裡微微觸動。

黃宗裳已經去了蠻荒,他想報恩也沒得報了。

現在苦舟院師兄弟都到了西北,團成一起,據說在前線還立了一些功勞。而自己到了碾冰院,似乎也沒讓苦舟院損失什麼。

元貞有可能擔任苦舟院院主的事,叫他有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