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秦怀嬴重婚公子 (第4/6页)
应,说:“晋君臣是客人,你应当尊敬他们。”
这天打猎完毕会饮,非常欢乐。楚王对重耳说:“公子如果回到晋国,用什么报答我?”
重耳说:“子女玉帛,是君王多余的;羽毛齿革,是楚地所产。用什么报答君王呢?”
楚王笑着说:“虽然这样,一定有所报答,我愿听听。”
重耳说:“如果凭借君王的威灵,得以回到晋国,愿与君王友好相处,让百姓安定。如果不得已,与君王在平原广泽之间用兵车会战,我会退避三舍,不敢马上交战,以报答君王的相待之恩。”
当天饮罢,楚将成得臣对楚王生气地说:“大王对晋公子非常优厚,现在重耳出言不逊,将来回到晋国,一定辜负楚国的恩情,我请求杀了他。”
楚王说:“晋公子贤能,他的随从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似乎有上天相助,楚国怎么敢违背天意呢?”
成得臣说:“大王即使不杀重耳,也应当拘留狐偃、赵衰等人,不要让他们如虎添翼。”
楚王说:“留下他们不能为我所用,只会招来怨恨。我正施德于公子,以怨换德,不是好办法!” 于是对待晋公子更加优厚。
话分两头。
再说周襄王十五年。实际上是晋惠公十四年。这一年惠公抱病在身,不能上朝,他的太子圉长期在秦国做人质。
圉的母家是梁国,梁君无道,不体恤民力,每天以筑城凿池为事,万民嗟怨,往往逃到秦国,以逃避苛役。秦穆公趁着民心有变,命百里奚兴兵袭击梁国灭了它,梁君被乱民所杀。太子圉听说梁国被灭,叹息说:“秦国灭了我的外家,是轻视我吗?”
于是有了怨恨秦国的意思,又听说惠公有病,心想:“我只身在外,外无哀怜之交,内无腹心之援,万一君父有不测,众大夫再立其他公子,我终身客死在秦国,与草木有什么区别?不如逃回去侍奉父亲,以安定国人之心。”
于是夜里在与妻子怀嬴的枕席之间,说明这事:“我现在如果不逃回去,晋国就不是我的了,想逃回去,又割舍不下夫妻之情,你可以和我一起回晋国,公私两尽。”
怀嬴哭泣着,回答说:“你是一国太子,却被拘留在这,想回去也是应该的。我的国君派我侍奉你,是想巩固你的心,现在你要回去,背弃君命,我的罪过就大了。你自己选择吧,不要和我说,我不敢跟你走,也不敢把你的话泄露给别人。”
太子圉于是逃回晋国,秦穆公听说子圉不辞而别,大骂:“背义之贼,天不保佑你!” 就对众大夫说:“夷吾父子,都辜负了我,我一定要报仇!” 后悔当时不接纳重耳,就派人打听重耳的踪迹,知道他在楚国已经几个月了。于是派公孙枝到楚王那里聘问,顺便迎接重耳到秦国,想把他送回晋国。
重耳假意对楚王说:“我这个逃亡之人把性命托付给君王,不愿去秦国。”
楚王说:“楚、晋相隔很远,公子如果想回晋国,必须再经过几个国家,秦与晋接壤,朝发夕至,而且秦君一向贤能,又与晋君有仇,这是公子天助的机会啊,公子还是去吧!”
重耳拜谢,楚王丰厚地赠送金帛车马,以壮行色。重耳在路上又走了几个月,才到秦界,虽然还经过几个国家,都是秦、楚所属,何况有公孙枝同行,一路安稳,自不必说。
秦穆公听说重耳要来,喜形于色,到郊外迎接安排馆舍,礼数非常丰厚。秦夫人穆姬也敬爱重耳,而恨子圉,劝穆公把怀嬴嫁给重耳,结为姻亲。穆公让夫人告诉怀嬴,怀嬴说:“我已经失身于公子圉了,还能再嫁吗?”
穆姬说:“子圉不会回来了,重耳贤能而且多有帮助,一定能得到晋国,得到晋国一定以你为夫人,这样秦、晋世世代代结为婚姻。”
怀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