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部分 (第1/5页)
对于这些人杨丰都没有特殊感情。
巴实际上一家,都是秦国所灭的巴国之后,巴国是姬姓封国,巴蜀都是武王伐纣的诸侯,而氐人就不用说了,哪怕五胡时候杨丰也没想过灭他们,在这时候当然也一样持同化态度。
“朕的设计就是内阁制。”
杨丰继续他的话题。
他必须对官制进行改革,改革成他熟悉的,内阁制无疑是他最熟悉的,这种制度他都玩了千年,可以说对于手下能玩的把戏了如指掌,正好也借着这个机会推出,毕竟弭兵之会的核心就是朝廷官制改革,目前丞相总揽军政的局面,孙刘是绝对不可能接受的。
把这个内阁制的方案推出来然后由他们负责抛出。
毕竟弭兵之会需要一个改革方案,然后各方针对这个方案的内容进行讨价还价,讨价还价不成功的话就以比武来解决分歧。
“以丞相总揽政务,各部尚书分管其事类似九卿,人选由丞相举荐,但丞相无军权,军权归统帅府,朕包括朕的继承者自兼最高统帅,统帅府下设各部分管军队作战军需及官职任免,文武分开互不统属,但统帅府各部长入内阁。另设都察院负责察举百官,大理寺负责审讯,与内阁的刑部共掌司法,地方上州郡县三级如故,但州设御史监察官员,另外州郡县都不得掌兵,由直属统帅府的镇守使负责辖区讨叛平乱及开疆拓土。”
杨丰接着说道。
诸葛亮和刘备互相看了一眼。
这个制度看似执政权归丞相,但实际上解除了曹操的武装,军权归统帅府,实际上是归皇帝,然后文武彻底分开,文臣无法插手军事,但武将却可以凭借在内阁的位置而插手文臣的事。
丞相还拿他们没办法。
因为他们的任免权不归丞相。
但也的确给了丞相最大限度的权力,毕竟各部尚书由其举荐,而曹操肯定不会用孙刘两家的人,这样他那些亲信也就好安置了,但军权和司法权肯定归孙刘两家,孙刘系统的文臣可以到都察院和大理寺,然后盯着曹操的人,到时候哪个犯罪立刻检举交大理寺审问定罪,顺便可以拿来吓唬一下曹操,反正曹操无权调动军队也没能力反抗。
应该说这是最好的制度了!
而他们控制统帅府,还可以把各地镇守使都逐步换成自己的人,虽然曹操的内阁可以任命地方的州郡县官员,但军队却是孙刘两家控制,不过曹操也有对付他们的手段,因为按照这套制度财权是在曹操手中的,统帅府不可能收税,钱粮之类得找内阁要,所以也不能做得太过分,双方都得有分寸。
当然,这样真正的权力就在皇帝手中了,毕竟皇帝是最终裁决者。
但这样还有一个问题。
官员从何而来?
还和过去一样举秀才孝廉吗?
对于这个问题皇帝陛下暂时就不说了,科举制对世家刺激太大,尤其是他那还是挂羊头卖狗肉的科举,而他目前是和世家同盟的,而且这时候就是搞科举也没用,因为各地识字的太少了,就算识字也以经学为主,杨丰可不想弄一堆儒生来添堵,然后过些年他再麻烦一次,索性先别谈,等培养出足够儒生系统外的读书人再说,这个需要一些时间,而且短期他也没这个迫切需要。
毕竟孙刘曹三家有一大堆文臣等着安排,杨彪等世家还等着一起分蛋糕呢!
杨丰需要的是完成权力过渡。
等这个帝国走上正轨,想要收拾那些世家还不简单,无非就是一纸诏书而已,当年党锢之祸那么凶残,那些世家们不也老老实实吗?他就不信当国家走上正轨后,这些家伙还有胆量搞事情!
说到底这时候世家还没强到如南北朝一样的地步。
纯世家执政的就孙权那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