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 (第3/4页)

王对你非常信任也,如何还不谢恩呢?”

等等,等等,我怎么有点被弄迷糊了!

狄风的确有些被此事弄迷糊了。

狄风的迷糊其实是他太注重历史的记忆了,而这种历史记忆,又都是史书上的。而史书又是什么?是删繁就简之书,是官家之书,也是御用文人之书,记大事常常少细节,像熊心被项梁推举为楚王之后,他在盱眙如何当王的,史书上就没有详细记载,狄风仅靠对历史的记忆又怎能知道这些详情呢?

别说现在已身临其境的狄风迷糊,即使后来的许多史学家,恐怕也整不明白楚王熊心来到盱眙究竟都干了些什么。

“狄将军,本王让你统领‘黄旗军’之事,难道你还有所顾忌吗?要知武信君乃是明大理之人,即使武信君知道本王将你留在了盱眙统军练兵,量他也会同意。况你与他的侄女为亲,本王对你所重,便是对他武信君所重,此个中道理,武信君不会不知乎,难不成狄将军总看武信君眼色行事不成?”楚王熊心见狄风面露迟疑,此时便朝狄风又说道。

楚王熊心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且又当着满庭文官武将,狄风如果不应承,那么楚王熊心所言的“看武信君眼色行事”这句话,便在被坐实了。

我看谁的眼色行事了?我谁的眼色也不想看,我就是我,只要我忠心施义、讲廉耻有道德,清正立世,难道我狄风在这个秦末也要装孙子不成?狄风在心中这样想了一回,虽然内心依然矛盾,但已经决定自己不能仅仅靠自己对历史的记忆去活着了。同时狄风似乎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书是死的,人是活的,如果自己总按史书的记载去面对秦末的事情,自己不是书呆子,那么也有可能变成书呆子一个。

这样想着,狄风终于让个自己的理性战胜了顾虑,于是起身离案,走到楚王熊心面前说道:“多谢大王恩典,承蒙大王所重,狄风愿留在王都统军练兵。”

“好好好,本王就知狄将军乃是俊杰,从即日起,本王便封狄将军为统领‘黄旗军’的上将军,暂食禄五千户,待日后有大功,则另行再封。”

对于“食禄五千户”的意思,狄风是清楚明白的,可明白的狄风这时忍不住地想到:“封我食禄五千户?这不是让我去剥削老百姓吗?”

“狄将军,你赶快再谢恩哪!”一直没有说话的上柱国陈婴,这时提醒着狄风说道。

',!'

 。。。  

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订军制

“恩就不用谢了,只要狄将军能够忠心体国,训练好‘黄旗军’,以备不时之需,本王心愿便足矣!”楚王熊心说道。

这要放在以往,以狄风对楚王熊心的看法,百分之百会骂:“你足矣个蛋啊!”可现在狄风却没有骂,即使想骂,他也感觉不好意思开口了。

俗话说:宁为鸡头,不做凤尾。楚王熊心虽然无能是傀儡,那也是大王,是大王就应当要有大王的权力和样子。而自己先当谋士后任项羽的副将,何时当个真正的龙头老大呢?虽然有过,可手下兵不足千,不但是个跑腿的,且还属于临时工,等完成了所去执行任务,便要归队,军权依然由项梁和项羽掌控,就连自己的亲兵卫队,都还是马五施舍的,否则自己连一个跟班的都没有。

此时此刻,狄风一股脑地想起了自己的受制于人,即使穿越了,大才也不得伸展,不觉黯然神伤,感觉自己很苦逼。

项梁,不是我对不住你,是太不将我狄风当人看了!项兄,为了日后你不被刘邦那个流氓将你逼死在乌江边,狄风只有暂时被你误解了!只要有一天你用得到兄弟,我狄风绝不会有一丝含糊!为了日后,为了将来,现在帮助你最好的办法,我便留在王都盱眙帮助楚王熊心练兵,让后将这支楚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