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部分 (第2/4页)
根神经短路了,以南洋华人商业协会主席的名义,向共和国中央打了一份报告,当时的他认为南洋各地区虽然是法国、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地,但怎么说也是华人聚集所在,不说为了照顾各列强利益,为了这些在海外漂泊的华人生存,共和国也不应该对南洋地区筑起贸易壁垒。
这个想法甚至影响到了谢逸的判断力,谢逸也在陈嘉庚的多次电报说服下同意了,在三九年年末的时候,这份报告由回国的陈嘉庚特意递交了上去。本以为上面没啥反应的时候,这份报告的威力开始爆发了,而且恰恰发生在南洋局势愈加糜烂的时候,发生在陈嘉庚又回国内找谢逸商谈公司出路的时候。
“不知天高地厚的咱俩,想为南洋的华人出头。而上头顺水推舟般的给我们机会,让我们好好去做出头的准备。这个哪儿是咱们两个小商人能够做得了的?存心的刁难我们,就是在警告我们,有些事儿别管得太宽”
“那报告还做不做?”
“做,怎么不做?”谢逸站起身来,端起酒瓶就敞饮起来,灌饱了酒水后,颓然的长啸三声说道:“退伍不褪色,我这些年一个脑筋往钱堆里钻,就算做了一点功德事,但也对不起曾今穿过的军装啊”;
“照你这么说,我俩当初是会错意了”陈嘉庚也站起身来,拍了拍谢逸的肩膀,苦笑着说道:“关键就是你我根本没弄清局势,南洋究竟是谁的南洋?国家如何制定南洋经营战略?所有的问题,还轮不到我们这些商人来指指点点,况且我们本身就不具备指点的能力。”
听了这话,谢逸总算是让陈嘉庚明白了这其中蕴含的道理。几个月甚至几年前,包括现在,东南亚都是跟着殖民者姓的,荷兰、法国、英国、美国等四个国家,把东南亚各大地区分割得很干净,而且自从世界经济论坛以失败告终之后,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了自己殖民范围的掌控力度,他们摆脱经济危机就指望着殖民地能够源源不断提供廉价材料,以及宽广的市场。
在这样一种背景之下,不管是不是为殖民者的利益着想,还是为了在外华人的考虑,任何可能有利于列强的行为,都是受共和国反感的。如果东南亚是中国的势力范围,那情况就好说了,估计用不着陈嘉庚等人多言,共和国一定会尽心帮助华人华侨们。可惜的是,东南亚还并不是中国的,共和国参加的经济贸易战争,是全球范围内的超级大战,不可能因为东南亚这么一块小地方,就放弃了整个世界。
而如今,为何又有强烈的转变呢?
原因可不仅仅是共和国国力增强,对周边地区掌控、建立共和国和平周边环境等的**,已经随综合实力的增加而足以胜任,共和国的商贸早就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而隐忍这么多年之后,共和国的大国影响力也必须走出国门,开始影响亚洲。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金融危机已经在改变了各国对东南亚的战略,华人在东南亚各个地区拥有的影响力逐步赶超了这些殖民者。商人是无利不起早,殖民者岂能不是?当华人的成就超过他们想象的时候,当华人的财富让他们觊觎的时候,华人的日渐危险,却引出了共和国进军东南亚的机遇。这倒也验证了那句商场俗语——“危险与机会相生相随,风险和回报同为孪生”。
究竟华人为何引起了各方反对,甚至是排斥,其实这应该从华人在当地的经济利益说起。
从十七世纪开始,在中国的沿海一带,尤以福建和广东人为最多。他们背井离乡远赴南洋,以荷兰东印度公司为首的殖民者正拓展势力范围的时候,他们的到来恰恰弥补了劳动力的不足。在已无法回国的背景之下,华人们为了在海外生存,充分发挥了中国人勤劳刻苦、聪明智慧的特点,从矿工、伐木工、农场工等职业开始做起,逐步在南洋扎下了根。
十七至十九世纪,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