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部分 (第3/5页)

门心思干工作吧。”

说到工作,潘宝山突然觉得没什么可做,所有的几乎都安排好了,只是熬时间等个过程,然后就是看成果。

陡然间变得很松弛,但这也让潘宝山很不适应,觉着这么闲散下去会影响以后的工作状态,必须找点事做做,不能让手冷下来。

想想这半年多来,忙得虽然不轻,但几乎全是为了自己的政绩,没有真正从为民的角度去着眼。当然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效应也有,经手的那些项目,的确能够为老百姓带来一定的实惠。

即便如此,潘宝山还是想高尚那么一次,来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有思想准备,机会就随时出现。

六月,潘宝山在蘑菇大棚查看蘑菇长势时,发现有的很旺盛,有的很凋稀。邓如美说,那是菌包入料成份配制比例不一样,现在已经做出了实验,充分掌握了原料的配比率,以后的菌包灌装时,都按照实验出来的配制比来拌料。

菌包作为蘑菇生长基如此,庄稼地不也同样?

潘宝山从中一下受到了启发,他要为全县的庄稼地也搞个实验,测一下地里的营养成分含量,看缺什么就补什么,应该也能让庄稼增产,而且还能减少投入。

潘宝山当即决定,把全县的耕地划片进行检测,然后根据检测结果,来搞配方肥。

刘海燕是分管领导,这事得先向她汇报,而且也能借这个机会跟她加深交流理解,以便尽早尽量地充分改变她对自己的某些看法。

第一百三十九章 换个房间(三更二)

潘宝山没趁晚上回家的时间说。而是直接去刘海燕办公室,这样显得更认真一些。

刘海燕很高兴看到潘宝山的到来,其实她对潘宝山没有什么看法。至于在男女关系的事情上对他不放心,一方面是为了刘江燕,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潘宝山本身,说白了也是一种爱护,怕他迷失方向。从政经商不一样,走错了就没有回头路,跌倒了也不太可能再爬起来。

“小潘来了啊,自己倒水喝。”没有外人的情况,即使在政府大院,刘海燕也已变得很随和。

“好的刘县长。”潘宝山到刘海燕办公室一般开口都是县长,等她说不需要的时候才改称大姐。

“看你,还是改不了口。”刘海燕笑道。

“在单位受环境影响,乍见面称你大姐还有点不习惯。”潘宝山咧咧嘴,“大姐,有个工作向你请示一下。”

“嗯。”刘海燕放下签字笔。

“松阳市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市之一,而我们富祥又是全市的重点产粮大县,围绕这一点,我觉得可以做番文章,实施一项惠民工程,来个测土配方施肥。”

“测土配方施肥?”刘海燕略一皱眉头,“具体说说。”

“根据了解,农民种田施肥都缺少一定科学性,一般都是凭经验,而且认为化肥用得越多就越好,可最后导致的结果是钱不少花,粮食产量也没提高。”潘宝山道,“我到农业局土肥站问过相关情况,咱们县在传统农业生产上,用肥不科学不均衡的现象很普遍,化肥的利用率还不到全效的三分之一。”

“这的确是一种lang费。”刘海燕道,“现在粮食生产中,化肥农药投入占大头,盲目施肥过量施肥不但增加成本,而且还影响到粮食的质量。”

“是的大姐。”潘宝山道,“lang费是肯定的,也的确会影响到粮食品质,而且还污染环境。”

“嗯,你的想法很好,切入点很准,可以推行。”刘海燕道,“不过要考虑的一点,就是配方肥的成本问题。前期的勘测可以忽略,但后期的施肥过程中,涉及到大批量的配比肥料,还需要有专业厂家来声场,由此产生的订单、运输还有质量等方面不能忽视,总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