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部分 (第2/5页)
人仔细加工之后出来的精品。他却不知道这是应叶尘之意,两家报纸将祥符国自战后几个月来,从最底层的士兵到军团长这个层次的高级将领,各自树立了一两名超级英雄或者无敌将军的典型,这些人岂能不会借鉴。
但端木仲仁隐隐觉得这样很好,世人愚昧,喜欢听这些符合自己口味的东西,这样对凝聚民心,提升军队士气和效死之心都有很大好处。
这时有报博士拿着最新版的《祥符新闻》和《夏京快报》站了出来,开始每日每隔上两个时辰便解读一遍的差事。
…………
…………
端木仲仁自茶楼里面出来时,马文韬已经在楼下等待多时。
自己的行踪被祥符国朝廷所掌握,端木仲仁小小的吃了一惊,要知道他这次东行,除了家中自己的儿子之外,没有告诉任何人。
第八百七十五章 果然是妙计
紧接着得知来接自己的人竟然是祥符国左相大人之后,他心中也颇为自傲和被重视的欣喜。自己不是祥符国的敌人,而祥符国朝廷却早就知道自己,且时刻注意着自己的行踪。不管怎么说被人重视和高看总是一件好事。
马文韬将端木仲仁接到了祥符国国宾馆,并设宴接风洗尘。
第二日和第三日,韩熙载和徐铉又接连去亲自拜访。
祥符国能够被尊称为大儒的只有韩熙载、马文韬和徐铉。且这三人又身居高位,由这三人出面接待,可谓是表现出了祥符国皇帝和朝廷最高规格的重视。端木仲仁在来祥符国之前其实也没有下定决心要投诚祥符国,但这一路上所见所闻,让他已经有了投诚之意,但他为人自傲,若是在祥符国受不到应有的礼遇,他也未必就会投效。可如今,祥符国表现出这般礼贤下士,让他终于有投效之决心。但这最后的决心还要等见了祥符国皇帝之后才能确定。
…………
…………
夏京,皇宫,政务殿。
叶尘微笑道:“端木先生一路东来,辛苦了。”
端木仲仁笑着说道:“千里路比起老夫在祥符国所见所闻又算得了什么,更何况能够见识到陛下这等英明之主,老夫实乃不虚此行。”
叶尘叹道:“自大唐势衰,吐蕃占据河西走廊之后,吐蕃、回纥、拓拔氏次第统御这里,隔绝了西域数百万汉人与中原的往来。然而,朕听说那里依旧是教不绝,许多问精深的儒家弟子在那狼烟四起、处处杀伐,唯尚武力的地方,努力地传播着中原汉,历两百年而薪火不绝,实是难能可贵。这其中就属端木先生功业最大,朕好生钦佩。端木先生若是喜欢我祥符国,不妨于我祥符国常住,似先生这等济世治国之大才,朕求贤若渴,必委以重任。”
端木仲仁打了个呵呵,没有立刻正面回答叶尘的话,而是说道:“听说活字印刷术是陛下亲自指点工匠所发明,老夫在在瓜州时第一次所见,便感觉远胜于雕版印刷,对大力推行文教,实有莫大的助益。可笑的是,朕来祥符国之前,听从中原来的商人说有人把这门技术传入中原后,一些士林名流却颇为不屑。”
这件事情叶尘自然也听说了,他晒然一笑,说道:“那些所谓名流,夸夸其谈,弃实务虚,哪是真正重视文教之人。那些士林名流认为,雕版印刷刻工精美,那字都是请名士誊抄刻模的,字字都是精妙的书法,一卷书印出来,就是一部精品。而活字印刷,字体千篇一律,粗制滥造,在他们看来这却是亵渎学问。”
端木仲仁说道:“可笑,可笑之极啊!这些所谓士林名流,简直是买椟还珠,忘却了书本存在的根本意义,反倒是我等西北、西域的边荒地区,能有本书读,对读书人来说这是极为不易的事了,反而没人在乎这些东西。只有像老夫这样的那样的西域儒者,一代代历尽艰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