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袁绍的决断 (第2/2页)
疑问是个很重大的决定,如果要考虑各种因素,那计算起来可就多了。但是,如今的刘备从戎十多年,几乎可以说每一年都在指挥作战,而且作战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更重要的是,刘备在这些战役中几乎没有失败过,更是不断地学到了更多指挥的技巧,以及如何安排军队的方法。
所以,十万袁军又如何,战场选在界桥这个地方,那就不可能把十万大军展开。刘备毫不犹豫地同意了袁绍的挑衅,要与袁绍一决胜负。
对此,众将没有人有任何异议,甚至贾诩也支持与袁绍一战,甚至徐庶还想要亲自前往战场作为一名将领参战。
但是,刘备还是选择让贾诩和徐庶分别率领辅兵保卫营垒,而自己率领众将士前去与袁绍的十万大军一决雌雄。
经过这些年的历练,加上当初在卢植军中对此地的了解,以及对峙的这些日子里对附近地形的熟悉,刘备已经对这场战斗如何进行有了非常清晰的计划。
这个领域就是武将的工作,也是他们这些将军比谋士们都要擅长的部分。
说到如何行军,如何安营扎寨,顾南行组织的参谋们或许很有章程。但是士兵们如何在战场上安放,如何指挥不同的部队,不同的将领适合如何领兵,这些只有真正的军人才能够明白。
就像刘备,他十年的经验以及他在青州和各部之间的熟悉,让他如今已经对着界桥战场上应当如何排布阵势,哪一个营排在什么地方有了初步规划。
他甚至在约战确定的当天,就带着张飞、赵云、徐晃、于禁和臧霸等人来到了双方约定的战场上。
一边绕着战场,一边指派众将他们每个人所部应该在什么位置,遇到什么情况下该怎么行动。就像是一名已经把棋算到最后一步的棋手。
顾南行看到这场面,一定会感慨。故事里写这些人白手起家夺取天下,靠手下武将撑腰,靠智能之士辅佐。但是往往忽略了一点,为什么这些骄兵悍将只服从于他,智能之士只能选择自己的主公?
当然大多数故事都是读书人写的,所以他们总会夸耀智能之士在其中的作用,但实际上能压服骄兵悍将的一定也是战功卓着的领导者。
兵仙韩信无与伦比,高祖刘邦兵败彭城,可很少有人注意到,汉高祖兵出函谷关之后,短短几个月就跨越了整个中原,从陕西杀到了徐州。
而且彭城之战后和项羽就僵持在了彭城附近不落下风,而后各路反王,难以收拾的都是刘邦亲自对付……
而刘备,在这方面有了足够的历练之后,如今也堪称是有高祖之风。
:()三国第一后勤大师,萧何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