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 (第2/5页)
又转头对谢欣指使道:“小欣,你搬个凳子,在左边书柜这,最上边那一层,从右数第三个柜门打开,把里边的最小的红木盒子拿出来。”
谢欣依言打开柜子,刚打开柜门,就是一股茶香扑鼻,而柜子里边则放了大大小小各种盒子翻了几下后,谢欣在最下边拔出一个小盒子拿了下来,递给了谢父。谢父抚着盒子上边的浮雕,脸现回忆之色的道:“这盒茶可是不少年了啊!”
项老显然也知道茶的来历,道:“别回忆了,一大把年纪了,矫情不矫情啊,”又对谢欣道:“丫头。你先去烧些水过来吧!”
谢欣出门后,项老才道:“老谢,我觉着刚才谢丫头说的也有道理,我看咱们俩这把老骨头还是按兵不动,随便那些人折腾去,咱就喝喝茶,在一旁看戏就好。你说呢?”
谢父沉吟了一会儿。才轻叹口气,道:“行吧,那咱就什么也不做。反正现在局势不明,还可能多做多错。”
项老一边把拨乱的棋盘上的黑白子分装进棋盒,一边道:“你说刚才你闺女说的话,真是解决了咱们一个难题。”说着话题一转,似想起了什么。道:“我记得。你家谢欣和我弟家的老二差不多大吧?”
谢父不知道怎么提起这个,不过还是道:“我记得好像差不多大吧,你问这个干嘛?”
项老道:“我觉得那小子和你闺女倒挺合适的。”
谢父没好气的道:“你还真是想一出是一出,你弟一家可都不在国内。隔了十万八千里呢。”
项老叹道:“可不是,这一转眼,都走了十余年了。我还感觉他们刚走呢。”
这时,谢欣推门进来。刚好听到了个尾巴,就好奇问道:“谁走了十余年了?”
谢父没接这茬,而是道:“小孩子打听这么多干什么,把水递给我吧!”
谢欣撇撇嘴,心想:不告诉就不告诉呗!自己不过是好奇问了一句,用的着这么急赤白脸的嘛!
谢欣坐那腹诽着,谢父已经把茶杯、茶壶都烫过了,正单手持壶,使沸水由上而下,直接将沸水注入盛有茶末的茶盏内。
谢父看谢欣看的认真,就嘴上说道:“这一泡是泡水,二泡才是泡茶,三泡四泡出来的茶才是精华。冲泡后在壶外淋开水,头遍水用来洗茶,不宜喝,饮茶须从第二遍开始。还有注水的时候也要注意,你注水的高低,手势的不同,以及壶嘴的造型不一,都会与注茶时出现的的汤面物象形成不同的结果。宋代诗人杨万里,曾作过:“纷如擘絮行太空,影落寒江能万变。”的诗呢。”
谢欣问道:“那爸只有这一种注水会出来汤花吗?”
谢父眼都没抬,仍旧在聚精会神的注水,答道:“汤花一是用搅,一是用点,点茶就是注茶。”
这时,谢欣惊奇的指着茶汤上边昙花一现的汤花,还待说些什么,项老就道:“你们父女俩有空再聊这个,我看这茶也快好了,还是喝茶吧!一直在听你们俩在那叨叨。”
这时,谢父已经在往杯子里倒第二道的茶了,对于项老打断自己的思路很不满意,瞪了项老一眼,无奈道:“这么急,就喝第一道泡的茶不就好了。”
项老眉毛一挑,道:“这怎么行,你都说了是洗茶了,我还喝洗茶水干什么,你快点倒吧!”
谢父也没说什么,因为茶已经倒进了,上有小竹叶的细瓷茶杯里的,杯中的茶水是透明的红色,显得晶莹剔透的,就像流动的红玛瑙。
项老端起一饮而尽,叹道:“好茶!”
谢父亦端起一杯,轻品一口,道:“还是老茶好喝啊!”
谢欣也依葫芦画瓢的轻啜了一口,基本没有茶都会有的那种苦涩味,比自己带回来的好喝了不知多少倍。
这时,谢父对谢欣继续讲解道:“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